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书道至尊最新章节!
言语终究只是虚的,方明远决定倒时候拿事实来打陶知谦几人的脸面。
陶知谦也无多言,径直向说书台走去。
“好像这人叫做陶知谦,你们听说过陶知谦是什么人么?”
“陶知谦……这天下的秀才多不胜数,却不知道他是谁……”
“我倒是有些而耳熟,貌似在哪里听过。但不管怎么说,他也一定不会是方公子的对手……”
……
沿途走去,周围能听到不少议论声,全是不看好陶知谦,一道道目光中满是质疑。
陶知谦始终面若平常,不急不缓地走上说书台,在蒲团上坐下。
说书台四四方方,高三米,坐在台上,能将下面听众的情景一览无遗。
随着陶知谦在台上坐定,台下的声音也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些许窃窃私语。众人虽然不看好陶知谦,但无论如何陶知谦也是一个秀才,这里也是说书台,一定的尊敬还是该有的。
“上古之时,西南边地有一小国,唤作于来国。有一个叫做宋焘的书生,就生活在于来国,是名秀才,素来颇有才情和德望。五十多岁的时候,宋焘生病卧床,见一个小官吏,拿着帖子,牵着一匹额上有白毛的马来找他,对他说:‘请你去考试。’宋焘疑惑不解……”
陶知谦说的故事叫做《考城隍》,取自《聊斋志异》。早在江陵县的时候,他就写过《聂小倩》,也是取自《聊斋志异》。
以他现在秀才境界,前世诸如《封神榜》、《西游记》一类的巨著还驾驭不了,但《聊斋志异》却正合适不过。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空闲将《聊斋志异》中其余故事一一写出来。
台下的听众本来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看陶知谦究竟能说出什么故事来,心中根本就没有太大期待。
有方明远专美于前,他们根本就不认为陶知谦还能胜过方明远。
但随着故事的讲述,他们却情不自禁地陷入故事情景中。
那个官吏为什么要找宋焘考试?那个官吏到底是什么人?那座宫殿到底是什么地方?……
一个个疑问充斥着众人思想中,让他们心中就好像有猫爪在挠着,期待着结果揭晓。
不同于方明远的故事,陶知谦的故事充满古怪离奇,从开头根本就猜不透结局。
“……不多时,就发下试题来,一看上面有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焘拿起试卷来思索不多时,便开始答题。半个时辰后,试卷呈上去,只见宋焘的答题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众考官看了,都赞赏不已……”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此句字果然很妙……”
“没想到故事中,竟然也可以听出这样的精妙句子……”
“那个……我虽然听着这句很厉害的样子,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
听到陶知谦的讲述,台下听众也不禁啧啧赞叹,一些书生脸色无不是有所变化,若有所思中带着震惊。但也有人一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疑惑不解。
陶知谦听着台下掀起的窃窃私语,稍微停下故事,微笑道:“所谓有心无心,就是做善事应该由本心而起,不应该夹杂私利和目的。有心为善,就是有目的做善事,为名,为利,又或者出于掩盖自身罪恶等等,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
众人恍然大悟,看向陶知谦的目光中更是有了几分感动。以前说书台上,书生从来都是自顾自的说着故事,像陶知谦这样照顾听众的书生,却很少见。
这时方明远脸色已经沉凝似水,尽管极度不愿承认,他也不得不承认陶知谦的故事的确精彩,就连他也被深深吸引进入故事情节中。
随即台下又安静下来,继续听着陶知谦的讲述。
“考官下令说:‘南河缺一个城隍神,你很称职。’宋焘听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阴司。刚才的考试,正是选拔阳间的城隍……”
故事中的宋焘恍然大悟,台下听众们也同样是恍然大悟,满头疑云顷刻间驱散。但同时众人又禁不住为陶知谦的心思巧妙,而敬服不已,他们千想万想,也没料到这竟然是阴司的考试。
“……宋焘随即却是叩头在地,大哭道:‘各位大人错爱我,叫我去当城隍,不敢推辞。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岁了,无人奉养,请求大神准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
“想不到这宋焘竟然还是个孝子……”听众感慨不已。
百善孝为先,无论是陶知谦的前世,还是这圣元大陆上,都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无论他的成就再高,也必定会遭到世人唾弃。
宋焘的孝心,让他连城隍都不愿去做,众人感慨不已,对宋焘更加多了认同感。
“……宋焘的岳父家住城里西门里。一天,忽然见宋焘骑着红缨大马,带着许多车马,到他家拜别。一家人都非常惊疑,不知道他已成了神人了。急忙跑到宋焘家一问,才知道宋焘已死了……”
故事说完,已经是半刻钟后。
台下听众依旧沉浸在故事情景中,偌大的人群竟是一时死寂无声。
直到陶知谦从说书台走下来,穿过人群,众人这时才纷纷惊醒过来。
“果然精彩啊……”
“简直妙不可言……”
……
听众无不是极尽赞赏之言论,看向陶知谦的目光中全是叹服,哪里还有半点之前的质疑。
下台不多远,陶知谦就走到了方明远跟前。
众人也纷纷安静下来,之前方明远和陶知谦约定输赢,此时已经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至于谁输谁赢,其实早在众人心中已经明了。
和寻常秀才比较,方明远的故事自然是高了一个档次。但和陶知谦的《考城隍》比较,方明远的那个故事无疑有些不堪入耳。
即便从心理上,他们大多是站在方明远这一边,毕竟不管怎么说,方明远是凌源县的本地人,或多或少代表了凌源县的颜面。但两者的故事相差太远,远不在一个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