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最新章节!
大河的走势在入海口几百里段是一个上抛物线,而神农镇则刚好位于下焦点偏右一点的位置上,坐落于三宝镇西部偏南方向——不是正西南——离三宝镇直线距离八十多里,从三宝镇逆流而上也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航程。
在三宝镇登船之时,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那就是月野兔和新雨秋死活不肯登船,其实别说她们了,就连李康和一众随行人员在见到船后,脚下都是一阵发飘,但没办法啊,谁让神农镇和三宝镇之间的陆上交通还处于原始阶段呢,不坐船难道踩泥巴?——俩妹子眼泪汪汪地表示人家宁愿踩泥巴!
最后,李康只好板着脸将俩妹子训斥了一顿,又跟她们好好地解释了一番河上坐船和海上坐船的区别,这才连逼带哄,将俩妹子骗…劝上了船。
不过这也让李康下定决心要修一条连接神农镇-三宝镇-齐桓镇的公路,什么有水路暂时就不用陆路,简直是谬论,这不是坑人吗!
将俩妹子劝上船后,李康苦着脸也跟了上去,好在他刚刚的劝说并非完全瞎掰,河面相比海面确实平静多了,经过了大海的熏陶后,小小的浪花根本不能在众人心中引起丝毫波澜,一行人“有惊无险”的平安抵达神农镇。
神农镇,作为神农县的城关镇,县治所所在地,规模比三宝镇和齐桓镇都要大,人口比两镇的总和加起来还要多,几近万人,再加上能够其位置同样属于交通枢纽——位于大河和小河交汇处——市场繁荣,在整个华夏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埠。
神农县县令赵嗣业在华夏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他和典韦二人可以算是华夏资格最老的一批元老,与李康关系亲近,虽然没有被李康安排在中枢,但并不代表李康就不信任他,如果他的能力能在地方上锻炼出来,日后的前途必然比普通官员要大得多。
像赵嗣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灵均镇的王思平、颛顼镇的王大富,甚至李康一直不怎么待见的齐桓镇镇长齐预,只要在地方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中枢一旦有空缺,李康绝对会首先考虑他们。
当然,这种人军中也还有很多,目前都还是团营级的高初、平真琦等人都是如此。
而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神农镇也受到了李康的多方面关照,这也为其快速发展增添了加速器。
“伯起,你我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吧?”神农镇码头,李康刚一下船,就笑呵呵的冲着迎接官员中为首的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笑道。
李康亲昵的态度让赵嗣业十分受用,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连忙小碎步上前见礼,道:“臣下上次见到君上还是圣诞(2月20日)之时,转眼已有三个月了!”
“…都免礼吧!”伸手虚扶,让众人平身,李康接着道,“都准备好了吧?先让人带两位夫人下去休息。”
“诺!”赵嗣业向身后一人嘱咐了一声,那人连忙作了个揖,转身向李康的身后走去,这时李康也冲身后点了点头,示意她们先离开。
“君上一路舟车劳顿,要不要先也休息一下?”赵嗣业问道。
“不用!”李康摆了摆手,否决了这个提议,他好歹也是先天二级的高手——先天被李康分为三级——这点劳累算什么?晕船是特例,算不得数。
既然李康说不用,赵嗣业也就不再坚持,径自头前带路,充当向导。
神农镇要巡视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神农造船厂、仓储区、码头、河运总督衙门、龙舟协会、游泳协会、冷兵器制造工厂、神农小学、神农医馆、炎帝神农氏纪念馆、炎帝庙、零配件加工厂、火器制作一部分车间、木材加工厂、三江商会总部、北方商会总部……
要是一一仔细参观一遍,也是要不少时间的,李康只能选择一些重点参观,其他的就只能走马观花的意思一下,表示自己来过。
特别是几个比较大的私人商会,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个,只要李康来过就行,为此,他们不惜提前打点县府,将自己商会的名字加入李康的行程表。
当然这种事李康事先就知道了,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但他并不在乎,只要不损害华夏的利益,底下官员赚点外快无伤大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李康可没有那个雄心壮志,要求自己的手下个个都是包孝肃、海刚峰,这么宏大的目标非人力所能及,反正李康不认为自己能做到。
第一站就是炎帝庙,作为人文始祖之一,炎黄二帝在各朝各代都是统治者需要祭拜的对象,李康也不例外,也没有必要例外,炎黄二帝本来就值得他祭拜——不是因为他们的功绩,那个时候的历史纯粹瞎扯淡,跟玄幻小说差不多,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李康只是单纯的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祖宗来祭拜,甭管事实上是不是,华夏人民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和传承,这是一种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不容置疑。
在庙祝的指挥下,庄严肃穆的祭拜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结束后,李康又马不停蹄的参观了一遍旁边的炎帝纪念馆,瞻仰了一番先辈的卓越风姿,缅怀了一番先辈的光荣事迹,然后再感慨了一番先辈的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号召全华夏人民都要向先辈学习云云…
一通忙活下来,一天就结束了。
第二天,在参观神农造船厂的时候,赵嗣业突然进言,想要在三宝镇再建立一座造船厂,希望李康能够批准。
赵嗣业的眼光也很准,随着李康在海洋上投放的精力越来越大,海船必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现在南方的好消息传来后,赵嗣业这种感觉更加迫切,而神农镇造船厂只建造内河平底船,单靠齐桓镇的造船厂很显然会力不从心,所以,赵嗣业才动起了在三宝镇再建立一座造船厂的心思。
李康愣了一下,他本身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没有赵嗣业这么急切,而且他的想法也仅仅是扩大第一造船厂的规模,没有另起炉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