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家中谁寄锦书来最新章节!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一九八七年的秋天在一片忙碌中到来。与别处不同,远在深山的杨家湾并不是“一叶而知秋”,漫山遍野的松柏、梧桐都还绿油油的一片。除了那些成垛的谷草,根本看不出这初秋和盛夏有什么区别。
国强的鱼塘初具规模,两亩多玉米地变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坑,小河沟的水潭边架着两架电动抽水机,深潭里蓝幽幽的水通过电力,被送到了一百多米高的鱼塘里,从水管里汨汨地涌出,变成了白花花的水柱。
国强两口子脸上也跟着那水流荡起了浪花。用不了多久,这鱼塘里就可以放上鱼苗,只要方法得当,一网下去,捞起来就是大把大把的票子了!设备、饲料和鱼苗都通过丁盛联系好了,设备和饲料到县城去买,鱼苗丁盛亲自送到石桥电站来。不仅如此,丁盛还给国强找了一个养鱼的师傅,专门到家里来做技术指导。
尽管如此,国强也没敢怠慢去老丈人家里秋收。淑芳本就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娃娃现在跟着奶奶,两口子挽起裤腿,扬起袖子,几天时间就把娘家田里的水稻收割完毕了。
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在水稻基本晒干以后,杨泽贵用箩篼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的水稻的产量可以达到4000斤。这可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亩产接近500公斤,与十年前相比翻了一番。而这都得益于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化肥的使用。
在杨家湾,这样的产量属于中上水平。现在除了杨泽富家,各家各户出去国家供应粮,基本实现了“填饱肚子”的目标了!当然杨泽富不必担心“上交粮”的事情,人家是“五保户”,免交农业税!
这对杨家湾人来说,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很多人用了一辈子时间,即便是改革开放,他们也用了将近十个年头,来实现了这个目标。“填饱肚子”,是这帮泥腿子最大的目标;一日三餐能吃上白米干饭,那已经是一种高级享受了;更别说桌子上能摆上几个菜,就算是五年前,那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无疑,在打破大锅之后,充足的劳动力和勤劳的双手在农村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定性因素(除去杨泽华这样拥有“一定权力”的人物以外)。
这两个因素还缺一不可!比如我们第一部出现的“官二代”杨泽建一家,他爹杨德才依旧是杨家湾村第五组的组长,他和哥哥成天游手好闲,赶了石桥场又去赶林木场,去了岔河场又到六龙场,爹娘在家里累得大气也顾不上喘,可田里的粮食产量还抵不过杨拝子家的。再比如说我们的石匠家族谢经峰一家子,虽然和两个儿子分了家,可在种地劳动上却从来都是齐心协力,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石头,人家一家子闹得红火着呢!看看国强,现在又在全石桥第一个搞起了鱼塘!
淑芬看着这堆成山的稻谷,心里头别提过高兴了。小时候煮点稀饭都见不到几粒米,现在蒸干饭那也不用垫太多红苕了。她摇着轱辘转的风车(一种分离瘪谷和饱满谷粒的农具)把子,嗓门里唱着动听的山歌。
杨泽贵在用樘耙(一种能把水稻摊开也能勾成堆的农具)把谷子集中起来,淑芬娘用撮箕把没分离的谷子送到风车的“肚皮”里。风车的“尾巴”里飞出扬尘和瘪谷,“嘴巴”里突出黄灿灿的谷粒。
“爹,你说现在这么好收成,家家户户都用碾子把谷子碾成米,好累哦!”
“再累心里也是甜的呢,又吃的比饿肚子强多了!”
“我的意思是说,要是搞机械化打米,比石碾子要方便得多!”
“机械化?”
“嗯,你看姐夫,在县城搞回来两台抽水机,好方便哦!你是没去看过,那河里的水,呼啦啦就被抽到他塘塘里去了,要是人去挑,一个月也挑不到那么多!”
“有打米的机子乜?”
“肯定有,你没看报纸上哦,人家割谷子都有机子,我们这山旮旯太落后了!”
“但是我们一个月吃那点米,买个机子不划算嘛!”
“假如我们家一个月吃一百斤谷子,我们队上五十多户人,就要吃五六千斤谷子,买个打米机肯定还要赚钱呢!”
“淑芬,你要买打米机?”
“不光是打米机,我还想买磨面机和挂面机,我们现在麦子产量也不低呢,还有猪吃的和食,比你那个碾子和磨子还方便,假如人家都拿到我们这里来加工,我们收加工费,我估计也能赚不少钱呢!”
“你这娃娃,心真大呢!关键是那玩意儿好不好操作呢?!”
“电器的东西都差不多,就像那个电风扇,插头一插,按钮一拧它就呼呼转。并且它还有个说明书呢,爹,你都能操作了!你想想,在家碾一百斤谷子,牵起牛也要搞一整天,那还不如背到我们家来呢,几分钟就加工好了,并且比碾子搞的干净!”
“她爹,你别在那里考虑了,我都觉得淑芬讲这个靠得住,可以搞一下!”淑芬娘很容易就理解了孩子的这个想法,因为这个家里头的碾子和磨子跟她打得交道最多,要真有个几分钟搞好现成的东西,哪怕跑几里路,那也愿意呢!
淑芬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没过几天,国强去县城买设备和饲料,淑芬鼓起勇气,跟着姐夫去了一趟县城。
国强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县农机站。在一楼的门市部,各式各样的设备五花八门,电动的、柴油的甚至还有水能的,拖拉机、收割机、打谷机、打米机、磨面机……应有尽有。这真是一个机械王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工业产物”从这里与农业接轨,那些轰隆隆的机器声从这里传入农村,在田野里发出同样振奋人心的轰鸣!
淑芬站在一台“南粤牌”大型碾米机旁,轻轻地抚摸冰冷的机器,仿佛那条黑色的皮带已经连接电动机,正在飞速地转动……
“大姐,请问这个机子连电动机好多钱?”淑芬货柜里面的一个大姐。
“一千二!”正吹着风扇、磕着瓜子的大姐看也没看,冷冷地回答。
“这个呢?可不可以和碾米机共用一个电动机?”淑芬指着一台磨面机。
“六百!”
“包送不?”淑芬点着头问道,心里头盘算着兜里的钱,加上今年蚕茧的收入,两千块钱以内她基本还能承受。
大姐立马放下瓜子,摇着蒲扇送货柜里出来——看来这跛脚姑娘真要买机子。“送!这是国家补助的机子,送货安装还要指导你咋个使用,姑娘……”大姐瞥了一眼淑芬的左手,“这个机子好用得很,我们工人来给你把闸刀装好,你只管往里头倒东西,嚯啰嚯啰就从这个孔孔里出来米呀、面呀!”
“一起买的话要好多钱?送来安装好!”
“你家在哪里?”
“石桥!”
“一千七!这是国家实价,我们都是国营的,质量你放心……”
“一千……五!”淑芬第一次在这么大价钱上讨价还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我们先去逛一下……”国强拉起淑芬就走,“那边还有几个私营的农机店,多看下,现在哪里都包安装包指导!”
一个上午之后,淑芬终于相中了一台电动机、一台碾米机和一台磨面机。不过让她有些忐忑的是,因为大中型电动机的功率太大,石桥水电站供电的电压是否能够带动还让她拿不准。同时人家买机械的人还说,必须有平整、干燥的厂房。
第二个问题姐夫很快打了包票,他回去就请叫上大哥来杨家湾修厂房,打米机需要什么标准他就能修出什么标准的房子。至于第一个问题,国强说:“管他呢,又不是没电!买回去接上电线,电动机肯定能转了!”
淑芬这回真信了姐夫的话,交完定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建厂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