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南风入我怀最新章节!
当着许多人的面,陆笙的脸红成了番茄。世界上没有这么巧的事,所以这个“陆笙”公司只能是他的,只有他!
可他是什么意思呢……陆笙猜不透。
总不能是他突然茅塞顿开发现她美貌又可爱还超级有女人味儿于是决定接受她吧?呜,她真的希望是这样啊!可是怎么可能嘛,在他眼里她永远是小孩子!
所以,南风这样做还是想把她当小孩子哄吗?no!她不能接受!
虽然不能接受,可心里还是感觉甜丝丝的,美的冒泡。真是没治了,他只要对她好,她都会高兴,无论动机是什么。
“陆笙?陆笙?”李卫国叫她。
“嗯?”陆笙回过神来,发觉周围好多人在看她。
陆笙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过。她此前虽拿过城运会冠军,不过那也是在情理之中,不算什么神转折。这次不一样,这次这个队友直接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冠名了……额,虽然这么说感觉好别扭,但是,真的壕出新高度啊!
相比之下南歌那种穿穿名牌请人吃饭什么的都弱爆了!
所以她到底是什么来头啊?
人嘛,对有钱人总是会投注更多的关心。很多人窃窃私语猜测陆笙的背景,许萌萌不猜,她直接问的,问徐知遥:“陆笙家怎么这么有钱呀?”
徐知遥眉角耷拉着,“我怎么知道。”
“陆笙家”三个字让徐知遥心情不那么舒畅。事实上从得知赞助自己的公司叫“陆笙”,徐知遥的心情就一落千丈。
为什么偏偏叫“陆笙”,他太知道其中意味了。
陆笙看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她有点难为情,摸了摸脑袋,心虚地说,“好巧哦。”
众:-_-#也太看不起人民群众的智商了……
这天训练时陆笙的状态有点不太稳定,中间走了几次神。她几次三番地思考南风此举的用意,是心血来潮呢,还是别有意味呢?
不行,一定要问清楚。
所以中午她急急忙忙吃完饭,跑回宿舍给南风打了个电话。
南风也在吃饭,他最近忙,午饭是助理定的盒饭,两荤两素一个汤,营养不错,味道还好。接到陆笙的电话,南风问她,“吃饭了吗?”
“吃了。”
“真的?”南风看了一眼时间,“你吃得太快了。”
陆笙:你知道的太多了……
她一手握着手机,看着窗外整齐干净的绿色球场,小声问道:“什么意思?”
“嗯?”南风放下手中的筷子,他悠闲地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反问,“什么什么意思?”
大概是她的错觉,陆笙仿佛从他的话语中听到了一点笑意。她莫名的脸有点红,说道,“就是赞助的事情。”
“嗯,早点让你拿到赞助,在队里的处境也会好一些。能给省队创收的队员才是好队员。”
“谁问你这个,”陆笙有点囧,“为什么那个服装品牌的名字会是我的名字。”说完,她在心里补了一句: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想法……
南风笑了,笑声很轻,却撩人心窝,勾得她心神不宁。
所以陆笙就问他了。她在他面前总是这样,仗着他对她的好,她就放心地肆无忌惮,她问道:“那你这样算不算表白呢?”
“不算。”
陆笙:qaq干嘛要回答这么快,给人留点想象的空间不好么!
南风解释道:“陆笙,现在这个名字的价值你看不出来,等你功成名就之后,就是这个品牌升值之时。”
这个回答让陆笙老大不乐意的,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这逻辑很到位,无懈可击。什么李宁啊乔丹啊,不都是这样子嘛。
但是!……她撇一下嘴角,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会功成名就呢。”
“所以,陆笙,不要让我赔钱。”
“好了好了,知道了,保准你赚得盆满钵满!”陆笙有点赌气,都没说再见就挂掉电话。
南风放下手机,低头轻轻牵起嘴角,继续吃饭。
在队里,陆笙始终没有跟任何人透露过自己为什么能获得“陆笙”的赞助。不过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才不到两天时间,就在南歌的引导下,勾画出一个很劲爆的真相:
陆笙她,是被人包养的!
包养她的人是个大款,低调又神秘,从不轻易露面。陆笙的一切都是那个人给的。
啧啧啧,没想到陆笙是这样的人啊,看着挺正经的……
晚上回宿舍,徐萌萌欲言又止了半天,陆笙看着都替她着急。有些人心里藏着八卦,你要是不让她说,那简直比让她憋尿还为难。
所以陆笙说,“你有什么事就说啊,我听着呢。”
许萌萌就把“陆笙被大款包养,出卖*”的传闻跟陆笙说了,说完之后劝陆笙,“你别生气啊,我打听过了,是南歌捣的鬼。”
陆笙很讨厌“包养”这种说法,她黑着个脸生了会儿闷气,到最后发现,她,好像,真的在被南风包养啊…………
好吧,也不算纯粹的包养,毕竟,她是没有对南风“出卖*”这种机会的,虽然她并不排斥。
所以她只是在被南风养吗?
呜……
陆笙不想被南风养了。总是花他的钱,她何时才能真正能与他并肩而立呢!她要努力,要赚钱给他花!
她斗志满满地给南风发了条信息:谢谢你的赞助,我一定让你赚到!
南风:嗯。
虽然回得很快,可是连一点表情符号都没有。陆笙觉得南风的反应有点冷淡,她哪里知道,他的表情符号都挂在脸上了。
陆笙又打了几个字“今天你养我,明天我养你!”,打完之后感觉像是女儿孝敬老爸的话,只好又勉强加了“包”字。
陆笙:今天你包养我,明天我包养你!
南风被雷到了,过了好久,回了一句:别闹。
陆笙却已经睡着了。
***
1月6号,徐知遥又有一场考试。数学竞赛也不是一场就能解决问题的,他之前10月份考的那个是“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这一次进行的是“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多一个“奥林匹克”,档次立马就不一样了。他在10月份的考试中顺利获得了一等奖,而且是一等奖里的前几名,因此才有机会参加这次竞赛。
因为是在冬天举办的,这次比赛又叫“冬令营”,冬令营为期五天,其中第二、第三天考试,其余时间就是搞活动,第五天是公布成绩和颁奖。冬令营考试的主要目的依旧是选拔,从全国200多名数学尖子生里选出成绩最好的3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后集训队里会再次进行考核,从这30名队员里选出6名,组成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今年的冬令营在t市举办,正式举办日期从1月5号已经开始,只不过第一天没考试,徐知遥觉得去了也没意思,就待在省队训练了。陆笙简直不敢相信,如此正大光明放松身心的机会,徐知遥都能错过。他改邪归正了吗?
第二天一早,陆笙在食堂遇到了徐知遥。她问徐知遥:“你今天几点去考试?”
徐知遥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把手中的鸡蛋剥地零零碎碎,一边垂着眼睛问陆笙,“师妹,你说我应该去考试吗?”
陆笙很奇怪:“你不应该吗?”
他没说话。
陆笙:“徐知遥你不想去考试了?为什么?!好多人想考都没资格呢!”
徐知遥叹了口气,眉宇间带了一点忧思。陆笙很少见到这样的他,在她印象中,他总是没心没肺的。
徐知遥说:“我以前没想过太长远的问题。可是我突然发现,如果我在数学的道路上走远,走得越来越远,师妹,”他抬起眼睛看她,有点难过,“我和你也会越来越远的。”
陆笙也被他说得有点忧伤,可忧伤很快被“徐知遥有可能成为数学家”这样美好的猜想冲淡了。她捧着脸说,“你也不要这样想,我们会一直是朋友呀,我有空了去找你玩,你有空了来看我。”
他把剥好的鸡蛋放到她的餐盘里,“可是我想一直陪着你呢。”
听到徐知遥这样说,陆笙心口重重一跳。紧接着她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徐知遥脑子跳得很,大概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暧昧吧。
想到这里,她悄悄松了口气。
陆笙对徐知遥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南教练说,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谁能陪谁一辈子。但是徐知遥,你现在做的选择,却关乎你的一辈子。这是你的人生。如果你这次能获奖,以后就算不能进国家队,你也能被很好很好的大学录取。你知道不知道,每一个学生从小都有个清华北大的梦想。好吧……我也有。但别人只是做梦,你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实现。那么你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呢,不要让你的才华浪费啊!而且你不是很讨厌训练吗?等你上了大学,你就再也不用训练了!”
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板着小脸老气横秋的样子,徐知遥看得有点呆,眼睛直直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狂跳,满脑子就一个想法:师妹真好看呀……
陆笙被他盯得有点不好意思,“咳,我是为你好。”
徐知遥托着下巴想了一下,“那我就去吧。其实能不能选进集训队还不一定呢。”
“就是嘛,你现在瞎操什么心。先把机会占着,以后再说。”
就这样,徐知遥去考试了。他踩着铃声走进考场,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
事实上,徐知遥不知道的是,何止监考老师,他这个学生,已经引起了整个主办方的关注。
原因很简单。参赛的二百多名学生里,几乎全部来自于各省的重点高中,之所以说“几乎”,就因为徐知遥这个例外。“树青三中”是什么水准,主办方是本地人,心里明镜似的。所以徐知遥就仿佛在羊群中混进了一头羊驼,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这头羊驼还提前交卷了……
连着两天都是……
要知道,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难度比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还要大一些,好多数学老师都做不出。徐知遥竟然敢提前交卷,胆子真大。监考老师好奇地看他的试卷,唔,看不懂。-_-#
陆笙得知徐知遥提前交卷后,很担心:“为什么提前交卷,你是不是不会做啊?”
在她的认知里,徐知遥提前交卷等同于不会做。
徐知遥耸耸肩膀,“不是啊,我做完了。”
“做完怎么不检查一下呢?”
“没时间,我还要训练呢。”
“……”
真的好假,陆笙难以相信。她哪里知道,徐知遥是认真的。虽然他确实怕苦又怕累,可是他总感觉自己大概是要告别网球生涯了。以后不会再有重复枯燥的训练,不会再有南征北战的比赛,不会再有队友和教练。
更不会有和陆笙的朝夕相对。
眼前的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会渐渐塌缩,直到缩影成记忆里一块小小的斑点,供他时不时地缅怀凭吊。
所以,才想趁着还没离开时,多留一点记忆啊。
1月9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公布,同时举行了颁奖仪式。徐知遥这头羊驼顺利挤进前三十名,入选国家集训队。
他没有出席颁奖仪式,这个时候他很淡定地还在训练。陆笙都怀疑他脑子坏掉了。
康老师帮他领了奖,之后康老师兴奋地打了个电话给徐知遥,问他想去清华还是北大。
徐知遥正和陆笙他们吃午饭呢,他一手握电话,一手把餐盘里的番茄牛腩拌进米饭里。听到康老师这么问,他抬头问了陆笙一句:“陆笙,你喜欢清华还是北大?”
陆笙不假思索:“北大。”
“嗯,”徐知遥点点头,对康老师说,“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