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影帝的诞生(美娱)最新章节!
“我有多久没见过你们了,一年?”威廉先后拥抱了伊利亚·伍德和奥兰多·布鲁姆,还有其他几个《指环王》剧组年轻演员一下,感慨道:“时光飞逝啊。”
“我可是天天都能看见你。”伊利亚·弗罗多·伍德顿了一拍,才补充说:“从报纸上。”
“是啊,时光飞逝。”奥兰多·精灵王子·布鲁姆说:“但对你带我们全体去皇后镇玩高空跳伞,把恐高的西恩·奥斯汀吓的差点哭出来的事,我还记忆犹新呢。”
“嘿奥兰多,我才没有恐高。”西恩·山姆·奥斯汀抗议说:“那次我是刚吃完饭就上了飞机,有点不舒服而已。”
“嗨威尔。”凯特·布兰切特也走过来:“上周我也在华盛顿,可惜没有遇见你。”
凯特·布兰切特看起来是要和威廉来一个贴面礼,不过在那之前,威廉故意模仿法国男人的习惯蜻蜓点水般吻了布兰切特的手背一下,还刻意发出很大的声音,逗得布兰切特哈哈大笑,一贯只是抿嘴微笑的优雅冰冷形象都给丢掉了。
很多演员脸上都难掩激动的神色,这还是自从《指环王》杀青后,剧组的演员们第一次有机会聚在一起,他们中的不少人,结束自己在新西兰的戏份后,都接了新的电影,在惠灵顿或南岛拍《指环王》更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了。
而在全世界,大概再没有哪部电影的拍摄期能比《指环王》更长,拍摄地点比新西兰还要更与世隔绝了,特别是在这段心无旁骛的时间里,大家彼此间都培养出了不错的友谊,那使得这段拍摄岁月尤其的让人难以忘怀,特别是演员们离开了无忧无虑的新西兰,融入到纸醉金迷的好莱坞后,更加想念曾经简单快乐的日子。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今天都像是在重温旧梦——曾经朝夕相处一年多的朋友(或同事)外形上都没多少改变,大家的感情也是一样,还有今天举行派对的这个地方也很奇妙,是一个法国古堡,威尔洛特又花了不少钱将它改造成了《指环王》里的风格,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环境,恍惚间,大家仿佛不是身处法国戛纳,而是重新回到了新西兰片场。
尤其是奥兰多·布鲁姆,他是今晚所有演员里最激动的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他就被彼得·杰克逊选到了《指环王》剧组饰演精灵王子莱戈拉斯,因为年纪小性格也好,人人都愿意多照顾他一点,特别是雨果·莫特森和威廉·布兰德利,一个像导师一个像兄长,既教会了他演戏,又传授了他不少在好莱坞生存的经验,以至于《指环王》杀青后,在新的电影《黑鹰坠落》剧组里,被很多大牌演员无视、因演技青涩被导演严厉指责的奥兰多有点不适应,并分外怀念在新西兰的好时光。
不过现在,和老朋友们重聚后,奥兰多·布鲁姆又找回了快乐的感觉。
“从一到十,你现在有多紧张?”
奥兰多·布鲁姆像被吓了一跳般转过身去,看到来人是威廉后才松了口气:“大概是八?比我第一次在伦敦西区登台的时候还要紧张一点,大概是那时候台下可没坐着这么多的记者。”还是说着不同母语,来自世界各国知名媒体的记者。
奥兰多此时在第一次真正明白,为什么人人都说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为什么很多志不在好莱坞的欧洲电影明星也总会接拍一两部美国电影,因为近三亿美元的投资、还未上映就招来全球一百多名记者观看电影片段首发,这样大规模的阵仗,在欧洲电影业已经逐渐没落的现在,恐怕只有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能支撑得起了。
这一百多近两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影评人不久后就要观看《指环王》长达二十五分钟的电影片段,并对所有演员进行采访了,奥兰多·布鲁姆人生中第一次遭遇这样大规模的采访团——他之前参演戏剧或拍摄电视剧的时候,也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但基本都是小报纸或来自家乡的媒体,远远不能跟今天相提并论——一想到一会儿要有一百多个记者围着自己提问,其中还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帝国》这样的媒体,他就快要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了。
威廉将手上的水杯递给奥兰德·布鲁姆:“给,喝一点,别太紧张。”
奥兰德·布鲁姆仰头喝了一大口,还没咽下去喉咙已经烧了起来,双眼瞬间瞪圆,等喉头的烧灼感消失后,他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不是水?”
“白兰地而已。”威廉看着奥兰多那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笑着说:“别把喝酒看的太恐怖,事实上不少演员在颁奖礼前都习惯喝上一点酒,这反而能帮助缓解紧张。总比紧张到结巴或是说不出话来强,对吧。”
“经验之谈?”
“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般我不喝酒,但在颁奖礼前有时候会喝一点。”
奥兰多·布鲁姆点点头,端着酒杯连续喝了两大口,在他想要将剩下的酒一口气喝光的时候,威廉把酒瓶从他手中拿走,顺便抽走了奥兰多放在紧身牛仔裤口袋里的烟:“过犹不及,奥兰多。至于香烟我就没收了,在媒体面前吸烟不是一个好选择,有的记者反感这个,而且今天还有不少女士。”
香烟本来就是奥兰多留着解压用的,不过现在他已经喝了酒,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威廉的话也让他意识到,在记者面前塑造良好形象真的有挺多功课要做:“好吧,威尔,以后我会多注意一些在媒体面前吸烟的问题的。”
制片人招呼大家都到房子里面去,放映室已经准备好了。
奥兰多·布鲁姆深吸口气,紧紧跟在威廉身后,走进了被装点的犹如瑞文戴尔一般的法国古堡。
……
“二十分钟已经放完了吗?天啊,画面太震撼了,我都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这部电影的上映版本是多长,三个小时?嘿,彼得!我们想要看更多!”
“我从未看到过如此美的一部电影!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彼得·杰克逊真的做到了——虽然没有看到整部电影,我无法把这些话写在报纸上——但是,但就这二十多分钟电影片段带给我的感觉说,‘最不可能被改变成影视作品的小说’这个头衔可以从《指环王》脑袋上摘下来了!”
“我爱上了精灵,精灵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生物。”
“不敢想象这些演员在彼得·杰克逊的镜头下竟然变得那么美!当然,威廉·布兰德利和凯特·布兰切特他们本身就不差。”
“我仿佛看到世界电影史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上次带给我这种感觉还是四年前,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
银幕刚刚陷入黑暗,媒体们还坐在放映厅的座位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和邻座的同行们进行讨论,他们在过去的二十几分钟里实在是受到了太多震撼,有了太多想法,不尽快倾诉出来会被憋死的。
事实上,哪怕是在刚刚的放映过程里,“上帝”和“耶稣”这两个词语,以及其他一些语气词也在高频率的出现,让这群人显得不像是什么专业的媒体,反倒像是一群激动的影迷。
虽然只有二十多分钟,但彼得·杰克逊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微缩般的史诗旅程,就像托尔金在信纸上做的那样,在这一刻,无论是不是托尔金的书迷,都在热切的期待看到完整的电影。刚刚播出的那些片段,简直像是在他们的心上放了一个痒痒挠,还是时不时就会动上一下的那种
“今年的戛纳实在是惊喜太多了,真庆幸最后从主编那里获得了名额,如果只能在纽约看报道的话,那就太痛不欲生了。”安东尼·莱恩的感慨一发出,就获得了前排后座不少记者的认同。
安东尼·莱恩是一名为《纽约客》杂志工作了八年的专业影评人,因文风机智而独特,受到影迷的广泛欢迎,不过就算有资历又有名气,从主编那里争取到来戛纳出差的任务,安东尼还是费了不少功夫——今年的戛纳实在是太热闹了,星光璀璨的程度超越往届,近几个月常常霸占八卦小报头条妮可·基德曼离婚后第一部电影《红磨坊》先不说,科恩兄弟、西恩·潘、威廉·布兰德利都有竞争金棕榈的艺术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美丽心灵》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都令人惊艳,还有《指环王》已经吊了大家两年多的胃口,终于传出消息说要在戛纳首次播出预告片了。
说实话,这不仅仅是一向低调的《指环王》演员第一次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也是主流媒体们第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部电影上——之前无论《指环王》的剧照、片花引起了多大轰动,正式的预告片没出来,媒体对影片质量一无所知,想大规模报道都不知道要写什么。
而这次,《指环王》的首版预告不仅要上线,还会在戛纳对全球媒体放映特意剪辑的加长版,加上威廉·布兰德利、妮可·基德曼等其他好莱坞巨星的诱惑,美国各大报社的记者们为了竞争稀少的出差名额已经斗红了眼。
现在能出现在戛纳的美国记者,几乎都是办公室政治的胜利者,安东尼·莱恩当然也是,他之所以最终能从主编手里讨得一个名额,便是因为他曾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上映的时候,给巴兹·鲁赫曼做过一个专访,并且还答应了主编,在戛纳至少搞到一个比巴兹·鲁赫曼更值得报道的独家采访。
安东尼·莱恩将目标瞄准了彼得·杰克逊或威廉·布兰德利,他必须得拿下一个。
但是很显然,和安东尼·莱恩抱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当导演和一众演员出现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记者看似彬彬有礼,实则火药味十足的抢夺着有力地形,冲到了威廉·布兰德利和彼得·杰克逊身前。
“哦该死!”安东尼·莱恩的脚不知道被谁踩了一下,错失了抢到首排位置的良机,只能站在三个记者后面,不踮起脚差点就看不到威廉·布兰德利了,他忍不住唾骂了那个耽误自己的无良同行一声。
不过《指环王》剧组的演员太多了,今天来的记者也太多,让超过一半的媒体只围着两个人打转显然有点太浪费资源,幸好早已有工作人员想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各位记者先生和女士们,没有集体的媒体见面会,今天我们会尝试新的采访方式——圆桌采访。看见大厅中的那些圆桌了吗,每张桌子旁请坐二十名记者,再留出三四个空位,杰克逊导演和演员们会分组并在每张桌子旁都停留足够的时间,每个人都会获得相等的机会的,我保证。”
好吧,圆桌采访,这也很公平。安东尼·莱恩或许无法抢得威廉·布兰德利身前的一个采访位置,但二十分之一的座位?他再抢不到那才叫见鬼了——威廉刚刚明确的朝某张桌子走去的那一刻,安东尼·莱恩的屁股就已经黏在了那张桌子旁的一张凳子上,再也不挪动了。
威廉·布兰德利、奥兰多·布鲁姆和西恩·奥斯汀在这一张桌旁落座,安东尼·莱恩屏息凝神,用记者的敏锐快递打量了一下三人,并且注意到威廉穿了一件略微宽松的孔雀蓝衬衣和紧身的蓝灰色牛仔裤,那让他看起来既像是在度假又能随时出入米其林餐厅,尤其是那条裤子,或许它是有一点过紧了,但带来的效果却是充分展现了每一个男人都想拥有的完美的臀部线条。
‘不能再盯着那条裤子看了,安东尼,你又不是gay。’安东尼·莱恩将视线投向奥兰多·布鲁姆,黑色衬衣和短寸发型的搭配让他看起来又清爽又有精神,又一颗新星要在好莱坞冉冉升起了。至于西恩·奥斯汀,他该庆幸自己名气不大而安东尼也不是一名时尚警察,不然他明天绝对会被全世界封一个“最不会穿衣演员”称号。
“裤子真棒,威尔。”
一个没注意就被来自《世界报》的法国记者用赞美衣服的方式抢走了首个对话的机会,安东尼·莱恩集中精神,一等威廉·布兰德利答完了这个问题,就出腔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威尔,你和奥兰多扮演的都是精灵对吧,能为我们展示几句精灵语吗?”
“是啊!刚刚电影里展示的并不多。”
“自从看过原著我们就对里面各式各样的预言好奇极了,精灵语矮人语半兽人语等等等等。”
“你们是严格按照托尔金的设定来发音的吗?”
“彼得·杰克逊专门请了精灵语导师吗?”
瞧,并不需要压着其他人不许别人发声,只要问出你想知道同时大家也都想问的问题,自然就有一大堆的人想要符合你。
“qu——咳,抱歉。”或许是很久没说精灵语了,奥兰多·布鲁姆刚刚发出了一个音,就忘了后面的单词,他连忙道歉,耳朵连着脖子红了一大片。
“ilmo。”威廉记起他拍戏时的腔调,尽量发音清晰吐字标准,顺便在桌子下面拍了拍奥兰多的手背。
记者们的目光一瞬间全部看向威廉,奥兰多·布鲁姆顿时感觉压力小多了,没了过度的紧张感,熟悉的记忆也在回笼:“aa'iaornn'agurtha。”
托尔金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学家,他设计的精灵语不仅与现实里的一些古老语种系统的结合了起来,发音也非常的有讲究,威廉与奥兰多本来就都具有一把和外表成正比的好嗓子,当他们念出这种古老又充满韵律感的语言时,让人听的耳朵发烫。
“太酷了!”
“这真是令人惊叹。”一部分记者的脸颊都变成粉红色了,她们目舔英俊男演员的视线非常露骨,同时飞快的敲打着笔记本:“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威尔那句话的意思是‘愿我们再见之时有星光闪耀。’”
“而奥兰多说的是‘愿你生命之树叶永远不会枯黄。’”奥兰多和威廉先后说出对方的意思,并相互击了下掌:“记忆力还不错嘛,伙计。”
“他们在剧组的时候才不会这么清楚的把精灵语翻译出来。”西恩·奥斯汀对二十个记者控诉说:“霍比特人没有自己的语言,也不会精灵语,所以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奥兰多和威尔最爱恶作剧,他们经常在午餐时间跑来和我们说悄悄话,结果却是说上一大堆精灵语,讲完就溜,有一次他们对着伊利亚滔滔不绝,周围有几个副导演包括彼得都在哈哈大笑,伊利亚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人跑了彼得才告诉我们,原来是在念情诗……”
被拆穿过去囧事威廉和奥兰多对视一眼,一个捂着眼睛一个拍着额头笑的尴尬,记者们却在西恩·奥斯汀讲完之后哈哈大笑,笑声大到其他几桌人都在朝这里看。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采访时间里,记者们又问了很多问题,威廉三人也说了很多拍摄时的趣事,像是奥兰多·布鲁姆说他刚进组时简直就是一个迷弟,和那么多享誉国际的电影明星一起拍戏,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经常挂着一幅“我终于拍了大制作!我参演了上亿美元的电影!”的表情四处合影要签名,花了整整半个月这种兴奋劲儿才过去。
威廉说伊恩·麦克莱恩在剧组里是最讲究生活质量的一个——在其他英国演员都随着剧组一日三餐吃盒饭的时候,只有麦克莱恩爵士会每天自带下午茶,往往是加奶红茶和小饼干小蛋糕的搭配——不过这些美味的小点心多数时候都落不到麦克莱恩爵士嘴里,因为所有人都会偷吃。
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很快二十分钟的采访结束了,三名演员需要交换到另外一张桌子,安东尼·莱恩抢在其他同行之前起身,朝威廉伸出手:“安东尼·莱恩,来自《纽约客》。《指环王》太不可思议了,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电影,预告片会让整个好莱坞炸裂的。”
听到《纽约客》两个词,本来已经转身离开的威廉又回过身,和安东尼·莱恩握了握手:“真的?你认为预告很不错?”
“当然。”《纽约客》影评人真心实意地说:“威尔洛特挖到了一个金矿,相信不久之后整个好莱坞都会赞同这句话。”
“如果预告片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反响极佳的话,年底电影上映后,我会给《纽约客》一个专访。”
被威廉·布兰德利的眼睛注视着,安东尼·莱恩莫名想到了之前曾在网络上看到过的一个《指环王》拍摄片花,大约是从电影制作纪录片里剪下来的,奥兰多·布鲁姆和维果·莫特森坐在湖边钓鱼,摄影师拍了一会儿他们垂钓的画面后问他们对电影里的什么最印象深刻,结果两人不约而同的说了:“威尔的眼睛。那么纯净的颜色,比新西兰最美的湖泊也不差多少。”
现在,安东尼·莱恩对这句话表示最深切的赞同。
包括丽芙·泰勒在内的三名演员很快过来了,威廉三人也去了另外一张桌子,安东尼·莱恩咽下了想在接下来几天内约时间为威廉做一个简短访问的请求。
说实在的,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在戛纳还会不会有好运气遇到威廉,他肚子里还有一堆关于《美丽心灵》的问题要问呢
凭心而论,安东尼·莱恩更喜欢《美丽心灵》一点,《指环王》看多了,他担心自己会变基。
……
安东尼·莱恩是一名非常有眼光也非常有经验的专业影评人,自然也不会无的放矢,一切都像预言,《指环王:魔戒再现》在戛纳举行派对并首次曝光超长版电影片段后,参加了剧组派对并观看了电影宣传片段的媒体,基本上都是用“史诗巨作”“绝对震撼”“新西兰人创造出的奇迹”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影片的,这充分的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等到《指环王:魔戒再现》的第一支正式预告片于戛纳电影节之后在全球影院上线后,引起了广泛轰动,被奇幻画面和史诗配乐,以及精灵们无暇美貌震撼到的书迷和影迷激动不已,开始就电影及原著小说展开大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自称为“迷弟迷妹”的第三类人群,纷纷用购买一套原著回家钻研、不停谷歌演员资料和在互联网上用表情符号尖叫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
电影院上线的预告片全长128秒,和在戛纳专门播给媒体看的超长剪辑片段自然是不能比的,虽然预告片也基本曝光了所有主要演员的造型和故事的大致脉络,但是在影迷看来,这远远不够。
于是那些参加过《指环王》派对的记者从戛纳归来后,都被主编逼着写更多与《指环王》有关的专题,给影迷提前爆料,但是电影本来就改编自小说,彼得·杰克逊又很机智的剪取了许多取自原著的情节,和许时长的大场片段面播放,以至于这些记者知道的猛料并不比看预告的影迷多多少,为了工资与稿费着想,他们不得不在影片的画面、场景、配乐上下工夫赞美,称彼得·杰克逊用最精心的心思和走在时代最前面的电脑特效,为影片打造出了划时代的视觉效果,倒是在还未上映前就给电影刷足了美名。
想来哪怕是对原著不感兴趣的影迷,为了他们感兴趣的演员、画面、场景等,都有兴趣去电影院一观。
——其实不用等到电影上映,现在都有影迷特意买票去看一部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电影,只为了刷一刷电影开场前播放的那三分钟《指环王》预告的。
而在预告正式上线没多久,除了威廉常年盘踞imdb演员关注度排行榜前三外,奥兰多·布鲁姆和丽芙·泰勒两个年轻演员也空降到第二、第三名的位置,另外,预告片全球上线后,《指环王》直接霸占了接下来几天谷歌搜索热度的第一名,硅谷的宅男程序员们对好莱坞新闻的反应总是慢一拍,他们差点以为是自己的服务器出了问题。
……
《指环王》预告片的热度在民间持续了很久,但是媒体在详尽地盘点了预告中出现的各种电影线索后,早已将目光转向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式。
因为电影节历时整整十二天的缘故,不是所有明星都会从头待到尾的,名气越大的演员行程越紧,多数走完开幕红毯参加完首映派对后就会离开,像是妮可·基德曼就在参加完两个推辞不掉的派对后立刻飞回了美国,威廉在开幕式后又足足待了四天,才抽空回了伦敦,参加了两次《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剧本讨论会,和一次制片人会议。
电影节闭幕式前一天,《美丽心灵》制片人布莱恩·格雷泽给威廉打电话,说已经为他定了一张伦敦直飞法国尼斯的机票,请他立刻回来,到时候会有人在尼斯机场接机。
威廉一开始真没准备再回戛纳——虽然坐飞机也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航程——因为伦敦的剧组里又发生了点不大不小的新闻,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j·k·罗琳因为修改剧本的问题发生了些争执,需要他从中调和。
其实早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拍摄期间,两人就曾因要不要再电影里保留分院帽唱歌这个片段和皮皮鬼这个角色而发生过分歧,后来分院帽和皮皮鬼都保留了下来,虽然让电影充满了童趣,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略微拖慢了一些叙事节奏,那时斯皮尔伯格和罗琳间就有点不快,后来握手言和,没想到到第二部里又故态复萌了。
导演和原著作者兼编剧发生争执,有资格劝架的人并不多,所以在矛盾平息之前威廉实在不愿意离开英国,倒是把布莱恩·格雷泽急的连续打了三四个电话,后来就连朗·霍华德都来劝,加上后来不着急脱口而出的并不隐晦的暗示,威廉猛然间悟了。
这是《美丽心灵》极有可能在闭幕式颁奖典礼上有所斩获的意思。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举办时间都在十天以上,参展电影少则几百部多则上千部,拿戛纳国际电影节来说,每年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足足有几十部,但电影节的主要奖项却只有七个(金棕榈大奖、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奖、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有的电影还可能同时摘取几项大奖,由此可知获奖几率。加上电影节的主体其实是前面的展映会,很多剧组和演员宣传完电影就离开了,为了避免闭幕式时出现颁奖却无人来领奖的尴尬场面发生,主办方通常都会在闭幕式前通知获奖剧组回来参加颁奖典礼。
久而久之,媒体也摸清了电影节主办方的规律,每到闭幕式前两天,距离戛纳最近的法国尼斯机场总会驻扎着大批的记者,每一个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机场里的导演、制片人、演员都会被视作是奖项极有可能是获得者。
《美丽心灵》的制片人和导演大概也是得到了主办方的暗示,才这么希望威廉能够返回戛纳,毕竟他是主演,也是影片最为关键的灵魂人物,他的出席,不仅对剧组走红毯时的完整性很重要,主办方也会觉得脸面上比较有光彩。
这也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金球奖等颁奖典礼极为不同的一点了,奥斯卡的奖杯得主一旦提前泄密,好莱坞的媒体都会争先恐后的报道这惊天的丑闻,学院为了平息舆论甚至会更改已经确定的获奖者,而戛纳电影节的得主如果提前被泄密……主办方大概也只能叹息一声运气不好了。
不过,闭幕式典礼前出现在机场的,也不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获奖者——每年这个时候记者喜欢在机场蹲守追拍导演、演员电影节主办方也是知道的,他们对此感到无可奈何,但也不想底牌全被媒体提前曝光,所以为了放烟/雾/弹,主办方连那些微不足道奖项的获得者也会全剧组邀请,还比如说金棕榈大奖的得主只有一个,但是主办方也会同时邀请三四个热门的竞选者,用来混淆视线。
至于那些收到邀请满心以为自己要得大奖,结果只是陪跑的剧组在颁奖典礼后会不会失望愤怒,那就不在已经完成任务的主办方需要考虑的范畴内了。
闭幕式前一天,戛纳早已流言四起,各种内/幕消息纷纷出炉,主办方虽然竭力想要保密,但随着颁奖典礼当天出现在尼斯机场的明星陡然增多,还是被神通广大的媒体们推测出了几分蛛丝马迹。
当闭幕式红毯开始前几个小时,威廉出现在尼斯机场的候机大厅的时候,现场的记者简直要疯了一样,快门声与提问声不绝于耳,整个机场都被挤的水泄不通。
如果不是有机场保安一路开道,只凭借两个保镖,威廉能不能赶得上红毯都是个问题。
威廉的出现成为了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前的最后一个爆点,《美丽心灵》也一跃成为了得奖的大热门,和奥地利电影《钢琴教师》以及意大利电影《儿子的房间》一起成为本届戛纳金棕榈最热门的三个候选。
美国记者尤其兴奋,他们已经得到了妮可·基德曼和西恩·潘都不会返回戛纳的消息,这说明《红磨坊》和《誓不罢休》已经被评审团三振出局了,威廉·布兰德利此刻在戛纳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代表,除去获不获奖这件事,他每一次出现在杂志封面上,销量都会比平时上涨一些,媒体们不爱他还会爱谁呢?
经历过尼斯机场的场面,威廉已经不会被电影宫两旁人潮汹涌的景象吓到了,他穿着无尾礼服,和《美丽心灵》剧组主创一起走红毯,不停对两侧记者挥手,间或回答媒体的几个问题,避开和一会儿的颁奖典礼有关的那些,三分钟的展示时间一过,迅速走进电影宫。
没了那些无处不在的话筒镜头后,朗·霍华德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他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问威廉:“获奖感言背的怎么样了,法语真难搞定,读起来有点拗口,对吧?”
“啊?”
“啊是什么意思——等等!不要告诉我你什么都没准备?”
“呃……应该是吧。”
“……”
……
戛纳电影节的闭幕式红毯结束后,电影人们前往卢米埃尔大厅,颁奖典礼一会儿将在这里举行,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也会在收拾起拍摄器材后前往德彪西大厅,在这里同步收看一墙之外颁奖典礼的电视直播。
等颁奖典礼结束后,卢米埃尔大厅的评审团成员和德彪西大厅的媒体们都会齐聚新闻中心,在那里迎来一场为电影节画上句号的新闻发布会。
正式的颁奖环节到来的很快,比起卢米埃尔大厅那些不动声色的等待一个个奖项出炉,经验丰富、演技精湛的电影人们,德彪西大厅内诸多记者的表现,才最能反映一个奖项是不是众望所归的。
首先颁发的最佳编剧奖爆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不过《无主之地》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上台领奖时,德彪西大厅的记者们多是以沉默的目光打量着直播场景,或是低头记录,显示出他们的不惊讶和不兴奋。
从最佳女演员归属《钢琴教师》主演、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开始,记者们开始热情的议论和鼓掌,尤其是法语系媒体,掌声最为热烈。不过也有几个英语系记者发出了不和谐的嘘声。
最佳男演员开始颁奖前,记者们已经是议论纷纷,法语系媒体和英语系媒体各有青睐,并且谁都认为自己选择的才是正确的。
终于到了颁奖嘉宾拆起信封的那一刻。
“最佳演员是——”嘉宾顿了顿:“威廉·布兰德利!作品是朗·霍华德导演的《美丽心灵》!”
德彪西大厅迎来了大约一秒钟的全场静默,不知从哪个地方传出了一声口哨响,立刻打破了原本的气氛,空气一下子变得喧闹和燥热起来。
‘不用说,吹口哨的肯定是美国佬。’法语系记者们这样想着,‘不过,《美丽心灵》不错,威廉·布兰德利的表演也精彩极了——他致辞的时候会讲法语么?’
虽然不少记者同时还心仪着其他男演员,但威廉·布兰德利的确是他们考虑过是否配得上戛纳影帝,最终也普遍都给予肯定的演员——刚刚记者们互相争论的时候,可没少人喊过威廉·布兰德利的名字呢。
“啪啪——啪啪啪啪——”
掌声由小到大,在电视直播画面里的威廉·布兰德利站起身上台领奖时,刹那间又上了一个台阶,“哗哗哗”的掌声顿时如同海浪一般席卷了整个德彪西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