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方向对头了,那就按照这个来吧,杨元钊拥有着足够多的材料,一体机每天合成的数千种,甚至是上万种材料之中,成功率并不高,可是长达4年的时间,足以让杨元钊积累了大量可以使用的材料,更何况,在穿越的时候带过来的不少材料,其中就有很多远超过这个时代的高端材料。如果杨元钊想的话,比钢铁更硬,重量更轻的铝合金,也可以通过一体机制作出来,替代到舰船上面,肯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提升。
这完全没有必要,铝合金虽好,却不太适合于造船业,未来造船业会有多大的规模的,杨元钊丝毫不怀疑,铝合金这样的金属,特别是那些特殊的铝合金,价格极高,远比钢铁贵的多,相对于舰船,它更加的适合于工业,船舶又不是飞机那样,严格控制重量,除了少部分的更改之外,没有这个必要。
即便不使用铝合金这样重量级的材料,其他能够修改的地方也很多,就拿钢铁为例,西北就有足足的300个标号,各种类型不同的钢铁,远比其他国家先进的多,钢铁只是添加了少许添加剂,用特别淬炼,退火等方式,形成的新的特性,在特定的领域有相当的作用,杨元钊不怀疑,外壳上面的调整,会让整艘船提升多少,一个比重的降低,哪怕两三个百分点,整艘船就可以降低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对于整体的提升不无小补,再加上其他的方面,有一体机的帮助。杨元钊可以在短时间更换大量材料,达到最佳的配置。
不得不说,材料上面细微的修改,对于一艘船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大部分替代的材料,可能对整艘船的提升只是极为细微的一部分,可是一点点的提升,累加到一起,却是一个足以让人侧目的数据,特别是评分系统的微调。帮助杨元钊把效果调整到最好。
就这样,跌跌撞撞的,把不必要的损耗降低到了最低,借助着皮毛一样理解的吨位控制,在评分系统的帮助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用材料来代替的数据方面的提升,最终完成了一个被命名为x1的船舶图纸。
看着这么一张薄薄的图纸,杨元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的,这一张图纸不知道是几千次,甚至是上万次的失败之后,最终得到的成果。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评分系统,他绝对是完成不了的。甚至没有刚刚心中的灵光一闪,带来的改变大,如果不是他果断的转移方向,从规律之中弄出来图纸的方法,说不定再来个十来天,也未必能够弄出一份合格的图纸。
不过。就目前来说,这一艘船动力。煤耗,速度。经济航速的,等几个方面,都达到并超过了原有的万吨级货轮标准的,最终的分数是惊人的137分,特别是经济航速和耗煤量,几乎降低到了所能够降低的最低程度。要知道,目前杨元钊得到的最出色的货轮,他的评分系统之中,只是127分,那是在数千艘万吨级货轮之中评选出来的佼佼者,这样的顶尖货轮,即便在目前世界上,也是最出色的,通过杨元钊的修改,这里足足增加了10分,这样的提升幅度,绝对称得上可怕。
杨元钊并没有这么就完了,他必须简化整体的建设过程,特别是加工时候的难度,最大的更改还是电焊,在800吨上面,杨元钊已经得到了关于电焊方面的工艺图纸,无外乎是焊点方面的设计和加工时候变化,这些之前只能够作为一个基础,逐步的摸索出对千吨级,甚至是万吨级的货船的电焊方法。
事实上,目前江南造船厂之中,关于电焊的实验,已经开始深入了,从原来的800吨级的,逐步的进入到了1300吨级的程度上,虽然还是小型的货船,可是千吨级以上的载重量,也算是小型货船之中的主流,从800吨的推测经验,加上实地的实验,目前进行的非常的顺利。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的话,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到明年的时间,可以进入到4500吨级的程度,再过个两年,差不多可以攻破万吨级的瓶颈,这对于一项新技术的普及来说,可以说速度快的超乎想象。
现在,有了评分系统的新功能,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有了几个基础图纸,再设计实验,就不用一艘船一艘船的来造了,哪怕是800吨的小船,造一艘也需要一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超过5000吨的起码要2个月,万吨的时间就更长了。
评分系统之中,随便的点击鼠标,把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调整,几乎是瞬间,就可以得到效果,然后根据这些效果的,稍稍做出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完成一次实验,哪怕杨元钊不是专业人士,哪怕他对于电焊和造船只是一知半解,可以在一体机之中进行尝试,这个变化可以从最终评分之中得出来,到底哪一种电焊,哪一种调整的方法,更加适合造船。
这是逆天的能力,当然过程稍稍的有些曲折了,电焊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加入进去的,有些电焊区域的选择,会让评分忽上忽下,甚至到最后,无法整合成一条船。有时间,可以重复更多的次数,这就可以成为一条船成功创造出来的关键了,杨元钊差不多经过了10次的尝试,等于是大刀阔斧的改革10次,这样在现实生活之中,极为耗费人力物力的,在评分系统之中,只是随便的点击鼠标几下,最关键的是,杨元钊是有目的的来尝试的,他不是细微的修改,而是大刀阔斧的,通过不同的电焊,不同的方法,测试电焊对于整个造船的影响。
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甚至可以直面结果的测试,对于一个体系的测试和调整来说,简直太强悍了,杨元钊甚至可以看到,如果这个评分系统能够完善,覆盖面包括到各种方向,他再研究什么就容易许多。
可惜现在看来,只是在造物上面,还必须要把同一类别复制了25000个之后,才能够开启,这对于这个世界,大部分的造物来说,这个时代不太可能达到2.5万个,眼下可能开启的,恐怕就只有船舶和机器,或许未来武器可以开启,现在却不行,这个时代的武器恐怕算下来,也不会有2.5万个。
把心中别样的想法给驱逐出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完成这个图纸,根据之前的设想,对比最终的结果,逐步的摸索出来了焊点的选择,其实也没什么,不能在船舶的主要部分进行选择,电焊的等级,也会根据位置的不同,有所不同,龙骨部分和外侧的焊点,要求相对比较高,必须采用无缝焊接,至于内部的电焊,则就简单了很多,有的使用最简单的氧气焊就可以了。
差不多20次排列组合,终于组合出了一个让杨元钊满意的电焊组合,整个船舶的设计,最终彻底的完成了,这个货船的评分是146分,不但超过了100分的合格分数,也超过了之前的分数。
这个提升幅度,杨元钊早有准备,电焊相对于柳接的提升,不但是船体机构,耐腐蚀性,这是一个的系统的工程,少了那些柳接的部分造成的流体阻力,这会让船只耗能更少,流体力学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只是刚刚起步,可是在后世,却是人人都知道的,飞机,汽车,火车,船只,哪一个少的了流体力学。杨元钊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不深,却也不耽误他知道,平滑的表面,比坑坑洼洼的,阻力更小。
在电焊没有普及的时代,柳接也是必然的,总不能为了减少阻力,而放弃整体的稳定性吧,柳接转成电焊,除了阻力方面的提升,还有重量的减轻,柳接在万吨级以上轮船上,占据的份额着实不少,少了柳接部分的巨大重量,对于载重量,对于船舶的成本降低显著,更别说焊接相对于柳接,减少了加工的难度,加快了进度,这些都是对评分系统有重要影响力的部分,这部分完成之后,分数当然是大幅度提升,之前杨元钊就估计,最少也是5分,但是最终的结果出来,却是9分,这证明了杨元钊的猜想的同时,也把整体的性能推高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x1图纸的完成版,终于在评分系统之中,被固定下来了,前前后后,数以千次的修改的累计参考了数百种船舶,以杨元钊的粗浅的设计能力,终于用材料和动力,催生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货船,只是跟他有关的子系统的图纸,就5000多张,复杂程度之大,赶得上大型军舰了。
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杨元钊也觉得无法在对他进行更改,这已经是他能够达到的极致了,或许未来,西北的人才井喷之后,拥有自己的设计师,会对他进行修改,让他精益求精,可那会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这个会成为西北未来一段时间之中,主要建造的万吨级货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