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重启高一最新章节!
2亿大导演张谭,新作品竟然不是电影,而是一部纪录片。
央视七套旗下纪录片部门的主任韩志东,十分纳闷,接到助理通知,他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立刻与庐影公司的人,安排商谈纪录片合作方案,不管张谭什么心思,既然要拍纪录片,他肯定双手双脚赞成。
这个导演是张谭,虽然是新导演,但和第五代导演最杰出的张超等人,没什么区别,名气都是一般高。
甭管张谭以前拍没拍过纪录片,只要他拍,央视就敢合作。
他们纪录片部门十分寒酸,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虽然每年资金给的不少,也拍了N多的纪录片,但都是一些政治宣传纪录片,或者人文、社会的纪录片,播放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收视率。
有收视率的纪录片,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像是《动物世界》、《探索发现》之类。
上一次在香巷举办的一个国际电影节,有一个纪录片展映环节,韩志东应邀请出席,还带着央视制作的大批量纪录片。结果在讨论会上,大会组织者、美国的著名纪录片导演贾科布,毫不留情面的说。
“嗯,中国拍摄的纪录片真多,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但恕我直言,我们还没看到优秀的作品。”
这话简单的总结就是四个字——都是渣渣。
韩志东面上十分无光。
纪录片归他管,但韩志东并不想管。因为纪录片不出成绩。不出成绩他调动就难,他还想要竞争七套的主管呢。就现在纪录片这模样,竞争个屁啊,他有后台,别的竞争者又不是没有,关键还是要看谁做出了成绩。
所以韩志东几次都打算振兴纪录片,很多导演只要愿意拍摄。他立刻奉上资金。
然并卵。
国产纪录片还是那个味道,没人看。
就像大家看好中国电影事业一样,大家也看好中国的纪录片事业。然而改变不了事实,中国的纪录片事业仍然处于幼稚、苍白且非正式的萌芽阶段。
如今乍听张谭要拍纪录片,韩志东原本一颗颓靡的心,立刻活跃起来。张谭拍摄纪录片,这不是拍得好坏问题,而是能带来多少关注度,能给中国纪录片注入怎样的东风。就算扑街了。起码也能搅一搅浑水。
所以央视七套纪录片部门,与庐影公司的合作,十分顺利。
在一片亲切、友好、和谐的气氛下,签订了合同,央视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庐影提供创意、文案并制作。交给张谭拍摄纪录片。纪录片将由央视和庐影共同持有版权。并免费授权央视使用。
其实合约并不被大家重视,合作版权之类更像是一个笑话,因为国内的纪录片,不卖给央视,没地方卖。
至于海外?
抱歉,中国纪录片暂时不对外出口……因为没人买。
就算是一些国外电视台,想要播放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他们也会自己去拍,而不是买。一方面是政治考量,更多方面是质量低会拉低收视率。国外电视台。收视率竞争比国内激烈N多倍。
……
张谭的三首歌寄过去后,很快就接到了刘组长的电话,在电话里刘组长称,这三首歌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可以百分百肯定,这三首歌,已经入选第四届奥运歌曲征文。至于如何安排,暂时待定。
寄了歌曲,为国家奥运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张谭也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
他开始了自己的新作,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计划投资一千五百万的重量级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那天吃煎鸡蛋的时候,张谭转移话题的道具,但其实他早就有心拍摄了。纪录片名字耳熟能详,叫做《舌尖上的中国》。大概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这部纪录片了,中国唯一一部达到国际水准的纪录片。
拥有高水准,又把中国的人文巧妙融入其中,这样好的纪录片不拍出来,张谭都觉得是对艺术的犯罪。
所以他正好准备歇歇电影,干脆就拍摄这部纪录片好了。
电影导演去拍纪录片,并不稀奇,很多导演都喜欢这么玩,比较出名的一个是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大船和阿凡达的导演,电影闲暇之余拍过几部纪录片。为了拍纪录片,还亲自下潜过一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成为世界下潜海洋极限深度的记录保持着。
吊的不要不要的。
前辈风范,张谭没法做到了,这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张谭怕死,他也就是去拍拍美食,顺便刷新一波高逼格,享受文艺范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以食物为本,以人文为辅。”
摄制组会议上,张谭给剧组成员,讲解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大致内容:“我们不要美食专家、烹饪大师,也不要厨艺大赛、满汉全席,拍摄的就是天南海北最常见的食物,以及食物的主人公。”
顿了顿,张谭说:“这部片子我计划拍摄一年时间,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导演,负责素材拍摄。我担任总导演,告诉大家该怎么拍,需要拍摄哪些内容……大家都看看自己面前的拍摄暂行大纲,找自己想拍的题材,回头我们安排一下分组。”
张谭布置的拍摄暂行大纲,基本上是囊括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内容,第一季七集几乎无可挑剔,张谭自然全部笑纳。
第二季七集褒贬不一,主要是人文部分讲太多了,导演过于表现一些东西。结果落了下乘。但是老实讲。张谭除了第四集不喜欢之外,其它几集都还挺喜欢,觉得《脚步》、《心传》、《相逢》、《三餐》这四集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因为张谭没打算自己连续拍个几季纪录片,所以这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他决定拍摄十二集,也就是《舌尖1》加上《舌尖2》的四集,以及一集超长的花絮。
吸取《舌尖2》的教训。张谭严格制定拍摄内容,必须是食物为主题,人文不能占比过重。
“大家都找好自己要拍的题材,回头分完组,我们再仔细探讨拍摄方式。嗯,分组的时候,尽量是有经验的员工分开,加入各个导演小组。”张谭最后说。
纪录片摄制组的成员,一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张谭原本的石头团队,一部分是央视纪录片部门的员工。
六个小组,陈力、王晓宇、余辉各带一组,央视的马志宇、苟玉才、赵世鹏也各带一组。
……
分组结束后,一个小组包括组长共有六名队员,分别是副导演、摄像、灯光和两名场务。这六组人马将在今后一年时间里。天南海北四处飞。拍摄出张谭需要的大量素材。
会议接下来探讨拍摄内容和方式。
“纪录片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外国人为了拍一部纪录片,甚至花费几年十几年拍摄素材,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当然我们不需要一个镜头拍这么久,分配好各地的取材时间,到时间了就去拍摄,一年时间足够了。”
张谭说完,又用投影机投影了几张幻灯片。
“你们先看看我设计的几张海报。”张谭按了一下按钮,第一张海报投影出来。
海报很有意境,一双筷子夹着一条里脊肉的样式。但是仔细看,会发现红色的瘦肉部分是山的形状,白色肥肉部分是河水,上面还有一条小船,黄色的肉皮部分则是一长串的麦浪。
等了一会,张谭又切换到第二张。这一张海报也是象形图片,一个大海碗,上面漂着小船,将山水都纳入其中。
接下来几张,都是差不多意境的海报。
张谭转而看向众人:“大家大概能揣测到我要怎么拍了吧?”
陈力点了点头:“大致看出来一点头绪,导演是要借着拍美食来拍创造美食的环境与人对吧?”
张谭点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当然也并非单独拍环境或者人,拍环境、拍人就落了下乘,我们要拍食物。那么食物是怎么来的,谁发现了食物,谁创造了食物,谁吃了食物,那个地方吃食物有什么风俗,都可以添加进去。”
接着他又仔细说了说,具体的结构模式,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将所有的细节都弄明白。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张谭从央视拿到了高清摄像机等尖端设备,分配给六个小组。这一次拍摄纪录片,不仅要拍出人文,还要拍出画面,用最美的画面去呈现最美的食物和最美的中国。
几天之后,摄制组兵分六路,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拍摄。
张谭也不辞劳苦,飞来飞去,在各组之间转悠,指导监督。
……
“谭张要拍纪录片!”
这个消息是在2008年的元旦到来后,被人传开的。到了张谭这个级别,要做点什么事情,根本就藏不住消息。
他会忍着不说,就像他做慈善也没声张,但是不能保证身边的人不说出去。尤其是那些记者,各种拉关系,总会让一些员工心动,然后透露张谭的消息。
这次的纪录片也是如此,被薪浪网的一名记者率先公布出来,然后被各大媒体转载了过去。
“央视庐影合作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新作确定为大型美食纪录片。”
“电影导演风生水起,谭张为何又转行纪录片了?”
“是多才多艺,还是无所畏惧——独家点评谭张成名史。”
“武侠?歌曲?电影?现在轮到纪录片?谭张究竟有多少才华?”
对张谭拍纪录片,怀疑、肯定者皆有。
为免大家胡乱猜测,张谭的个人微-博发布了新消息,低调处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纯属个人爱好,给广大美食爱好者,带来一些福利,也向大家展示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农耕文明,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