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最新章节!
宋氏上面这话是有由头的。赵氏自从生了周琳后,一直没有再有孕,深感对不起丈夫,反而是丈夫反过来安慰她,说大不了给囡囡招个上门女婿。但是好男儿有几个愿意上门的?招个不入流的又委屈了女儿,赵氏这些年内心也一直煎熬。好在有了儿子,也不用为难了,这回她要给女儿挑个好人家。
宋氏白了女儿一眼,看了看天色,“不早了,再不走到家就天黑了,你们不用送了,我们这就回了。”说完和儿子儿媳妇一行人就离开了。
☆、第3章亲事
小儿子的满月酒过了没两天,赵氏就开始操心女儿的亲事。说起来村里的姑娘在周琳这个年纪,有不少都定下了亲事。好小伙儿难得,家里有女儿的,十一二岁就要开始寻摸了,十三四定下亲事,一两年后就可以嫁人了。要是哪家姑娘及笄了还没定下来,不是实在条件太差,那么就要被人说眼光高、太挑剔,这对女孩子的名声可不好。
先前赵氏还没儿子时,人人都晓得周德山家的姑娘是要留在家里招女婿的,因此,但凡像样一点的小伙子说亲时都没有考虑他家。如果不是过不下去,好端端的儿子谁家愿意入赘,也不怕被人戳破脊梁骨。
倒是也有两家子曾经托媒婆上门,想让自家儿子做周家赘婿。但是前头那个都二十八了,比自己两口子小不了几岁,自己花朵一样的女儿,配上这么个人实在委屈。后头倒是个年轻小伙子,看着是个老实能干的,可惜也太老实了,家里偏偏又有个精明的老娘,蚊子腿上都恨不得抠下二两肉,要是招过来,等自己两口子百年后一蹬腿,这家说不得就改姓了。
她这两年一直为这事儿犯愁,原打算不行就把姑娘嫁出去。只是二老却不同意,姑娘嫁出去,将来儿子老了谁来伺候?隔房的子侄毕竟不如亲骨肉贴心。这回有了儿子,她总算放下了一桩心事,只是想到没两年就要把闺女嫁出去,又一阵肉疼。
实在舍不得闺女远嫁,晚上她就跟周德山抱怨,“我身上生生掉下的一块肉,如珠如宝养到这么大,想想要把她送出门,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何止不是滋味,简直就像剜心一样,但是姑娘大了就要嫁人,谁也挡不住。想到这里赵氏有个想法,“不行就学德书大哥,他家的柳儿不就嫁到村西头了,两口子想闺女了,抬抬脚就过去了。”
周德书是周爷爷大哥的儿子,也是周家村的里正。家里生了四个儿子,才得了一个小闺女。因为不舍得闺女嫁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盯上西头李家的银海了。堪堪等人家长到十岁,就偷偷摸摸找了李银海他爹定下了亲事。
李家是后来迁到周家庄的,正感觉自家在村里势单力薄,能跟周家村的里正家联姻,那叫一个一拍即合,都要乐疯了。
等村里人知道的时候,两家已经正式下了定,动作快得让人都没反应过来。虽然很多人看不上李家家境普通,枝不繁叶不茂的,但是挡不住另一群疼闺女的大老爷们扼腕叹息,灯下黑啊,他们怎么没发现眼皮底下还有这个好女婿人选,里正就是奸诈。
果然等周柳儿嫁过去,李家一家子都要把她供起来了,日子过得不要太舒心。这也是周氏动了这个想法的缘由。
周德山也有些心动,可惜的是,“村里的外姓人就那么几户,也没有合适的孩子啊。”摇摇头,不是谁都有德书大哥的好运气。
“村里不是还有不少出了五服的吗?不行就......”
周德山赶紧打断了婆娘的话,“净胡说”!赵氏也知道自己是异想天开了,想也不可能。不说同姓不婚,就那些人家往上一扒拉,二三百年前还都是一个爷娘呢。她不过是不甘心罢了。
“我明天还是跟娘商量一下吧,看看附近几个村子有没有合适的,离个十里八里地的也没啥,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将来来往也便利。”
第二天用过朝食,赵氏就到正房找婆婆,把自己和男人的想法简单提了下,“娘,二丫说小也不小了,这亲事也该看起来了吧?您见识多,就受累帮二丫寻摸一下吧。”
周奶奶看不上儿媳妇的急切,“你急什么,好姑娘还愁嫁不成?二丫这次也算露了脸,你就等吧,要不了几天媒人都能把咱家门槛踏破,咱娘俩就等着挑吧。大丫嫁出去好几年了,我跟前就剩这么一个孙女,怎么也得给她挑个四角俱全的姑爷。”
说来也是一桩巧事,周老太太刚撂下这话没一个时辰,媒婆王氏就登门了。一进门看到在院子里喂鸡的周琳,对上迎出来的赵氏就是就一顿夸,“呦,这就是你家闺女吧?盘条儿真顺,还这么能干,一看就是个持家的好手。”
听得周琳一阵好笑,喂个鸡而已,都能看出她会持家了?这大娘可真是会说话。
等进了屋,赵氏端了一碗糖水,还有一盘子满月酒剩下的炸果子招待王氏,媒人向来就不好得罪的。虽然知道王氏登门的目的,赵氏还是故作不知,“难得嫂子过来,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您随便用点。”
王氏没有把赵氏的话当真,她也是见过世面的,就这一盘子果子,估计没有十文八文拿不下来。再想到院子里看到的那位娘子,水灵灵的惹人爱,也难怪蒋家花了大钱来请自己。要知道她可是方圆二十里内最好的媒人了,出手太寒酸了她是不会轻易应下的。
想到这里,她亲亲热热地坐到赵氏身边,“妹子啊,我是来给你道喜了。上湾村的蒋家千恳万求托我来为他家的求娶你家的丫头。就是蒋铁林家......”
赵氏虽然高兴这么快就有媒人上门说亲,但是作为女方总要端着一点。更何况对方是不是真的像媒人口里说得那样好,合适不合适,都不能轻易下结论。因此,推说闺女还小,想再留一段时间就婉拒了。
王氏并没有灰心,诚心求娶的人家,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放弃的,只要她回去在蒋家人面前把今天看到的情形一说,不用添油加醋,就保证他们会再求自己上门。说心里话,周家这娘子配给蒋家还是委屈了点。不过真嫁过去的话,也有别的好处,娘家强势,姑娘家在婆家的腰板就硬一些,也少受挫磨。
前脚送走王氏,后脚赵氏就按耐不住地跟婆婆说了今天这事儿。别看王氏在的时候,她端得挺像回事,其实内心早已欢呼雀跃了。
也难怪她这样表现,实在是第一次有媒人这么殷勤地跟自己说话,说得还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男孩子。周奶奶虽然看上去比儿媳妇镇定多了,但是眯起的眼还是泄露了她的情绪,慢悠悠地说了句,“急什么,后面好的多得是,咱慢慢挑。”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陆续也有几家托人上门说合,只是看来看去,总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个家里条件虽好,但是家里太远,不考虑;那个家里就一个寡母,看得儿子眼珠子似的,儿子又是个孝子,嫁过去铁定受气,也划掉;还有个先头死了媳妇想续娶的,虽然大手笔愿意拿八两银做彩礼,赵氏更不愿意。自己家好好的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进门就给人当娘,他们家又不是缺吃少穿要卖儿卖女。怎么就没一个挑不出毛病的呢?
一家子商量了一下,觉得也就一开始说的蒋家有些靠谱。虽然家贫了一些,但又不是饭都吃不上的人家,况且男丁又多,只要勤快,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虽然穷不是问题,只是赵氏想想那家三个儿子,就有些头疼。她是最清楚的,妯娌之间相处向来不容易。自己大嫂除了爱拔尖,有时说些酸话,但总得来说人还不错,算是好相处的了。就这样十几年来,也没少闹气。
蒋家大儿媳听媒人说是个爽利的,但内里如何谁也不清楚。过几年小儿媳妇再过门,上面是长嫂,下面是弟媳,闺女这软糯的性子,夹在中间岂不是要吃亏。
虽然初步考虑了蒋家,周家人并没有主动示好,要是诚心求娶自家闺女,蒋家总会再托人来的,要是不来,就再等等,反正女儿也不算太大,好饭不怕晚。
不过趁着个时间,周奶奶还是先指使大孙子石头(周磊小名)找上几个口风紧的本家小孩子,去上湾村打探一下蒋家的真实情况。万一人家再登门,应不应也能给人一个准话了。
这说亲前着人打探对方的情况,也是约定俗成的事儿了。只是怎么打探是有技巧的,要是随便找个人家自家的人打听,那嘴里只有好的,没有坏的。要是不小心问到个跟人家里不对付的,两句话坏人一桩好事的先例又不是没有。
因此,最好找些半大小子,混到同龄人间,不著痕迹地打听说亲的这家风评如何,小伙子本人品性如何。就这家里老太太还不放心,又托相熟的老姐妹,拐了几道弯去打听蒋家的事情。
三五天后,撒出去的网都收回来了,周家人综合了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认为蒋家家风还算清正,小伙子也挺能干,就是家里条件差了点。自家闺女从家里日子好起来,哪吃过什么苦,这要是嫁过去,一年到头也不知能沾几回荤腥。就算娘家肯贴补,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一斤肉也不知道能不能贴到自己姑娘身上二两。
就在周家想把蒋家出局时,二次登门的王氏带来了一个意外之喜,让周家顿时放下心来,终于吐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决定以后每晚六点半固定更新,会尽量保持日更,绝不弃坑,希望小天使放心食用。当然,如果能针对文文提出一下看法和建议就更好了。
☆、第4章尘埃落定
“蒋家这次可说了,他们家愿意出二两银子下聘,虽然聘礼减薄了点,但是儿媳妇进门就分家,他们两口子跟着没成家的小儿子住。从定亲开始,除了田里的出息,福生这孩子要是能找到别的门路挣了钱,到时都归他自己,其他两个儿子也是一样。蒋家的情况我上次也说过,想必你们也打探了,我就不多说了。除了家里不太宽裕,别的真是没得挑了。福生这孩子在我们村是有名的踏实能干,攒上两年私房,蒋家两口子再贴点儿,等成婚的时候,起一座新房子是没有问题的。等姑娘嫁过去,这小日子还不是越过越美?”
王氏拍着大腿说得唾沫纷飞,看着周家人有些意动,就知道这桩婚事十拿九稳了,看来事成之后的半贯谢媒钱是跑不了了。
赵氏看到婆婆微微点了头,也就敞开了说,“既然蒋家这么有诚意,我也就不说虚的了,只是还有一点要让嫂子知道,我哥嫂家大丫出嫁时,那时候家里光景可还没现在好,刘家就出了四两银的聘礼,当下到我家二丫头就只有二两了,面子上也过不去,说出去别人也笑话。聘礼我们也不想多要,但是怎么也不能比大丫少。”
赵氏说完包了一包果子给王氏,放软了语气跟王氏说道,“劳驾您跑了这几趟,没什么好东西,这点果子拿回家给孩子甜甜嘴。您就跟蒋家说,我们也不是图这些银钱,不过是要个面子光鲜,等闺女嫁过去,都给她压箱底带回去。”
“那是自然,我是知道你的,绝不是那眼皮子浅的,哪里会贪图那点子聘礼。都是为人父母的,想来铁林他们家也能理解。我就再跑一趟,相信嫂子,这回你就等着给姑娘准备嫁妆吧。”王氏假意推辞了一番后,就把果子揣进怀里,满意地笑着离开了。
送走王氏后,赵氏才跟婆婆告罪,“娘,虽然蒋家别的都说得挺好,就是这聘礼上,弄得也太不好看了。所以我就做主回了,您看怎样?”
周奶奶不以为意,“儿女的婚事,当然是你们这做爹娘的费心,我们老的也不过是帮着斟酌一下。再说你说得也在理,总不能二两银子就把闺女嫁过去了,要不是后面说进门就分家,当时我就把王大花打出去了,二两银子看不起谁呢?”说着周老太太就上火了,气鼓鼓的。
赵氏赶紧给婆婆顺了口气,“娘您别气,蒋家的情形咱们也打探过,不是看不起二丫,也是日子实在不太好过。”不过,虽然理解蒋家的情况,但是她也不会就这样把闺女定给他家,她家囡囡又不是嫁不出去了,要这样上赶着。
“那是你亲闺女,你都不心疼,我心疼个啥?”周奶奶听儿媳这话是不赞同自己的意思,挥开赵氏的手,赌起气来。
难怪人说老小孩,老小孩,赵氏只觉得婆婆这两年性子越发像孩子了,笑了一下坐到婆婆身边,配合地说,“是、是,还是娘您心疼孙女,要不我就把王媒婆叫回来,告诉蒋家,没个十两八两聘银,别想娶走咱家姑娘?”惹得周奶奶一顿笑骂,也顾不上赌气了。
那边蒋家得到周家的回复后,就跟王媒婆说一家人商议一下再做决定。陈氏对着三个儿子还有大儿媳妇说,“周家的意思你们也都知道了,说说吧,你们都有什么想法,我跟你爹也好决定要不要结这个亲。”
大媳妇儿吴春华首先开口了,她面在公婆年前也有个顾忌,因此,虽然心里不赞同,话却说得委婉,“先时爹娘给我家下聘时,也是拿了二两银子。现在老二娶媳妇就要四两,等两年小叔定亲时,人家要是再多要咱们是应还是不应?应下吧,家里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要是不应,人家还说我们前面有先例呢。这事儿实在不好办。”
蒋大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看他没有阻止自家婆娘说话,就知道他也有这个意思。
只有蒋老三在大嫂说完话后,配合地火上浇油,“不管娘您出多少,反正我娶媳妇的时候不能比大哥二哥少,可不能一碗水端不平。”
蒋福生听完,却不知如何开口。知道家里有给自己定亲的想法时,他也好奇过将要和自己定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娘子。
因为两个村离得并不远,他还“无意”路过周家村好几次,用了几个糖块贿赂了两个孩子,哄了周家娘子出门,远远看了一眼就落荒而逃。
虽然没太看清对方的脸,他也知道那是一个秀美的姑娘。她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窄袖袄裙,低下头跟身边的孩子说话,神色温柔。
他当时想,将要和自己定亲的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吗?两年后就要穿着嫁衣来到自己面前,从此为自己生儿育女?他有些不敢置信,却又满怀期待。
想到珍藏在心里的那一幕,蒋福生左右为难,他是想娶这个姑娘的。可是家里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四两银子的聘礼实在是难为父母,更何况家里兄弟也不同意。
他心里一痛,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爹娘,跟周家的事儿,就算了吧。”想跟娘说,周家娘子也未必有那么好,他不可惜,可是违心的话怎么说不出来。
陈氏看着二儿子神色踟蹰,话里也有些不甘,叹了口气。自己的孩子当娘的还不清楚,不定什么时候见了人家姑娘吧,就上心了。
想到有几天这孩子神色不属,似乎格外欢喜,此时也有了答案。要搁平时,她必定要打趣儿子一番,只是此时却左右为难,最后还是不忍心伤孩子的心。“他爹,要不这样,分家的时候,从我们两口子这里多分一亩给老大家吧。”
对陈氏的话,蒋铁林并没有异议,家里的大事小事,吃穿喝用向来都是陈氏做主。他就负责埋头干活,养活妻儿,像一头老黄牛,兢兢业业为这个家奉献所有。
吴春华有些不满,一亩地哪里值得了二两银子,公婆也太偏心了。碰了碰丈夫,想让他说句话。只是蒋大虽然也不赞同,但是他向来是个孝子。爹娘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咄咄逼人,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蒋福生心里有些不落忍,想跟娘说,算了吧,这亲咱不结了,可是怎么也张不开口,只呐呐地说了句,“不用这样吧,娘。这多出来的二两银子就算我借您的,不忙的时候我就去镇上找个活计,等攒了钱再还您。”
陈氏本不想同意,但是看了大儿子两口子,还是咽下了要出口的话,“既然老二说了,那就这样定了。福生啊,娘这就找人算个日子,给你下定去。”
心愿得偿的蒋福生因为银钱的事情,这喜悦就打了几分折扣。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饼,吵的一个屋的老三都睡不好。
在弟弟多次抗议以后,他才慢慢平息了躁动的内心。临睡前还想着怎么才能找到挣钱的门路,要还爹娘银子,还要养活婆娘孩子。
花开两朵,在蒋家开始算吉日准备下定时,周琳才得知自己将要定亲的消息,震惊之余一脸的不可置信,“娘你说什么,怎么突然就给我定亲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周琳连声询问赵氏,实在有些恐慌啊,前世活到十八岁都没谈过恋爱,穿过来没俩月就居然就有了未婚夫。
“前段时间来的那个王婶儿你还记得吗?”赵氏提醒女儿。周琳点点头,“有点印象,难不成您把我定给她家了?”
赵氏好笑地拍了拍女儿的手臂,“可不能瞎说,你王婶儿是上湾村有名的媒婆,她是给他们村蒋家人来提亲的。”
“你王婶儿提了好几次,开始我跟你爹都没应,想着是慎重一点,先打听一下虚实。你奶你石头哥都找人去上湾村打听了,人呢,是个老实能干的,长得也不难看。虽然才16岁,干起活来能顶个壮劳力。他们家的情况,这次能狠下心拿出四两银子下聘,也算是有诚意,看来也知道我姑娘是个好的,所以这次我就应下了。”赵氏耐心地跟女儿解释,可不能让女儿有了抵触心理。
“娘,我才十三,这么早就要定下了?”周琳弱弱地问。天啦,夭寿啦,十三岁在前世也就刚小学毕业,在这里居然就要定亲了,而且还是一个一面也没见过的男人。
赵氏看女儿没有多少羞意,只有震惊,还真是孩子一样,一点都没开窍,把女儿揽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我跟你爹考虑好几家才定下的,看重的就是上湾村离得近,蒋家家风正,小子能干。公婆明理的话,你嫁过去就少受磋磨;兄弟之间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和睦,但是没闹出过什么事儿来,想必也没有大问题。再说蒋家说了,你进门就分家,只要你们两个人以后好好过日子,对公婆该孝顺就孝顺,哥嫂面子上敬着点就行了,反正不在一起住,不会多有少纷争。”
周琳听了赵氏的话,也不再说什么了。入乡随俗,这儿的女孩子大多都是十三四定下亲事,及笄后就可以出嫁了。
周琳前世因为身体的缘故,养成了淡漠的性子,对感情也没有太多的憧憬,更不会想着叛逆的自由恋爱。既然这样,嫁给爹娘看好的人家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周父周母都是疼闺女的人,他们看好的人家,必然错不到哪里。
说实在,赵氏为闺女定下蒋家,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女儿在自己眼里自然是千好万好,但是在别人看来,还是有些娇气,长得瘦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
一般庄户人家娶亲还是喜欢壮实能干的,家里能多个劳力,也好生养。这也是来提亲的不少,真正好的人家却没几个的原因,“货比三家”,蒋福生也算是瘸子里的将军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点击和收藏的小天使,每次看到数据,桂圆就很感激,更新都更有动力了呢。不过,要是各位小天使能在评论区屈尊留下一句半句的,就更好不过啦。
☆、第5章正式订亲
腊月初六,蒋母陈氏亲自带着儿子来纳吉。
这个时候达官贵人家里儿从议婚到到完婚,一般都要过六礼,下聘也都是在婚前一月之内,但是到民间也就简化多了,一般也就纳彩(提亲)、纳吉(定亲)、请期、亲迎(成婚)。
尤其是庄户人家,聘礼也都十分简单,一般在纳吉的同时也会送来聘书和聘礼,等请了吉日,就可以完婚了。
陈氏这次也是发了狠,想着儿媳妇进门嫁妆肯定少不了,在聘礼上就多下了功夫,反正到时候还会带回来。
因此,除了各色礼饼、香烛、布匹等,还狠了狠心在胡屠户家割了十几斤的肥猪肉。看的赵氏直点头,以蒋家的境况,能拿这么厚的礼,就知道蒋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不说别的,光猪肉就值不少钱,这时候可不像现代社会,猪肉还没有青菜贵。
就拿周家为例,在周家村也算是中等农户了,也不过是能吃饱穿暖,一个月里能割上二斤猪肉改善一下生活。更多的农户还梦想着每天都吃到饱的日子呢,譬如周家村八成以上的村民,譬如蒋家,咳。
一担一担的大礼抬进周家,看的门口围着的村民一阵艳羡。
这段时间周家拒了多少上门提亲的人家,早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忿。要知道周琳又不是十项全能的穿越女,穿越过来就开铺子、赚大钱,惊才绝艳,美名远扬,要是没有相熟的人家,谁能知道她呢。
这些人本以为周家拒了这么多家,要给女儿挑个多排场的人家,结果却选了邻村一天吃不上三顿饭的蒋家。
不少人在纳吉这天等在周家门口,等着看他们笑话,结果却大失所望。莫非蒋家其实也是有些家底的,只是隐藏得太深?一群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周家人今天有喜事,想着人多也热闹,欢喜还欢喜不过来,有些不中听的话只当没听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