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沥沥细雨洒芭蕉

带雨的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带雨的云文集最新章节!

    隔壁邻居家是个大宅子,儿时我常去那里玩。院子里有许多花和树,还有一大丛芭蕉。儿时不懂雨洒芭蕉的诗情画意,只是很喜欢那一大丛芭蕉。

    小邻居的住房正对着那丛芭蕉。浓密的芭蕉叶很宽很长,雨后绿油油的格外好看。芭蕉叶有的笔挺的往上冲,有的微弯着往旁边伸,有的垂头丧气般往下垂。无论春风吹拂、烈日似火、秋风飒飒、冬霜冷咧,它们各展示自己的袅娜身姿。早露和小雨过后碧绿如滴,发出绿莹莹的亮光,叶面滚动着一粒粒水珠。

    它还活泼热情,微风徐来时频频点头,给客人们问安祝好。高兴时它们随着微风不停地扭动腰肢,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北,扭腰、伸腰、弯腰、下腰;如窈窕少女,展示出风情万种,令人为它心颤,为它陶醉,为它喝彩。

    我喜欢细细的雨洒在叶面,声音淅沥沥、淅沥沥,如同对你耳语,说着悄悄话。有时如泣如诉,有时缠绵悱恻,有时委婉动听。

    坐在窗口边哼着歌,边听着雨打芭蕉,淅沥沥的雨声像是给人家伴唱。你困倦了,便像在为你唱催眠曲:“宝宝好,快睡觉!”

    下毛毛细雨时候,三四个孩子站成一行,把长长的芭蕉叶举在头顶,合着节拍开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边走边用悦耳动听的童声唱着: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走出宅子的大门,走进鹅卵石的小巷,走向平坦的三合土大街。这样别致的伞多么有创意,有滋有味,行人看着竟不想离开。小孩羡慕大人笑。

    那地方雨少,大雨更少。小学生上学很少用伞,人人一个小斗笠,一顶顶排在教室四周,整整齐齐,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连续图案。

    下小雨时不带斗笠,毛毛细雨洒在脸上凉凉软软的很惬意。夏日,细细的雨丝洒在脸上,象是妈妈和姐姐温柔的手在爱抚着自已。

    下大雨时也好玩,脱下鞋子掳起裤脚打赤脚,走在鹅卵石上,湿润润的,舒服又自在。水沟里的泉水清澈透亮,脚伸到水里好爽呵。

    有时我会想,这溪水流呀流呀,流到哪儿去了呢?后来才知道,是流进河里,又流到海里“溪间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有时我们捡石块堵在小溪里,溪水越堵越高,哗哗的冲出来,慷慨激越的水花飞奔而下。我们用带蜡的纸折成小船放在上面,让它们冲浪,从上而下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翻滚。

    有时候会从山溪里遛下来几只顽皮的小鱼小虾,把它捧回家放在瓷瓦盆里,丢些饭粒喂它们,欣赏它们追过来追过去。

    天冷时上学不打赤脚。那时不穿雨鞋,买不到那么小的雨鞋。有种特制的鞋,是奶奶和妈妈们自己做的。用布一层层糊起来,再一钻子一钻子的扎,一针一针的上线,又再放进桐油里浸泡。

    那鞋硬梆梆的,脚底板都弯不成,走起路来样子笨笨呆呆。我不乐意穿这样的鞋,走不快更跑不成。所以,只要天气不太冷,便宁愿光着脚去学校。有时,不得已在家穿上,一出门便悄悄的脱下来,夹在胳肢窝里,回家时到了家门口才穿上。

    前些年,靓女们赶时髦穿上了松糕鞋。据说是从日本国学来的,走起路来也是笨笨呆呆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六十多年前老奶奶们做的“雨鞋”想不到,几十年前孩子们不乐意穿的,竟成了那些现代女郎的新爱。

    告别了几十年的老奶奶们一定会在九泉下偷着笑。她们的孙子们都不乐意穿的,竟成了现代时髦呢。她们也许会遗憾当时没有申请专利。

    东风刮来的高底鞋比不过西凤送来的高跟鞋,没有那种昂首、挺胸、收腹、提臀、踮脚的曲线好看,只能象满清时的格格们,慢吞吞地一步步迈。

    我讨厌大雨,噼哩啪啦得哪里也不能去,上学带上了斗笠也会淋湿衣服。

    尢其可惜那些可爱的芭蕉,狂凤暴雨一来,它们如窈窕少女遇上了惊涛骇浪,东奔西窜。一阵暴风骤雨之后便一片狼藉,再看不成她们美丽的婆娑舞姿。

    它们被残酷的摧残后可怜兮兮的,破烂、憔悴、忧伤、惨淡;泪水在残枝败叶上流淌,在哭泣,在滴血,凄凄、惨惨、戚戚。

    狂风暴雨时电闪雷鸣,可怕的声音,恐怖的亮光,刺向眼睛和耳朵,搅得人家六神无主,心绪不宁。只闻雨声、雷声、霹雳声,或者还有房屋倒塌的声音,瓦砾撞击的声音,树干的折断声。小虫不鸣了,小鸟不啼了,蝴蝶和蜻蜓不飞了,孩子们沉默了。

    有一次,雨下得特别大,天井里的水漫了出来,老祖母惊悸的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把铁勺、锅铲、火钳、莱刀等都往天井里抛。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才晓得是避雷。

    细雨和微风多好,象温柔的爱抚。洒在美丽的芭蕉叶上,送来淅沥沥的温情,把芭蕉的叶片打扮得绿油油,一颗颗滚动的水滴,如绿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在叶片上流连,芭蕉叶翩翩起舞。

    浙沥沥细雨洒芭蕉好美好有诗意啊!不知那宅子,那院子,那芭蕉,和那屋里的小女孩还在那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