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那些暗恋的子

暗夜咖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暗夜咖啡文集最新章节!

    引人渴望走进

    却又不敢轻率迈步

    终又禁不住诱惑

    终又放弃诱惑

    爱情是什么?我答不上来。那么暗恋呢?我认为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向往,那是在心灵底层轻舞的一个关于爱的美丽的梦。在这个冬日夜晚,梦醒后,我赫然发现,身边已经围绕着无数相拥而舞的爱人,那么,让我放弃吧!那么,让我纪念吧!

    著名作家罗兰巴特在爱人论述中讲到:“在我一生中,我会碰见好几百人,在这好几百人中,我会对几十个人有欲念,而在这些人中,我爱的只是一个

    暗恋,那是种神圣的感觉。

    从一开始,我就明白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隆重的感情,我却无法为它命名。

    那是一个青涩的年龄,那时侯,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恋,只是在年少的心里有对她有着朦胧的喜欢和向往

    我和她在同一所初中读书,我们曾是初中同学。

    初中一年级时心中闯进了她,她是我的领桌,长睫毛,清清秀秀的,不太多言语,精致小巧,她成为我少年内心的一种萌动印记,所以常常令我私下非常骄傲。她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属于学习好,听老师话的那种,还写的一手好作文,于是扎着马尾辫的她就变成了我小小年纪的纯洁梦幻,带着一种少年时代甜丝丝的感觉,像梦中的天使一样美,现在想起这句话来,心底还总有别样的温馨和亲切,这样认为,我总这样认为,我朦胧中的她就是那样的。

    那时自习课上我们之间经常有时练习一些英语对话,记得她经常会有一句生涩的开场白“嗨,那孩!”这句属于她经典的话从她口中说出时,她就近在咫尺满面潮红地看着我,我当时青色爱恋的那种心跳真的是石破天惊。

    到了初二时我们仍旧是一个班,我们不再是邻桌,但还是离的很近,都是在班级的前三排,心中的她仍是斯斯文文的样子,她是我们班级的学习课代表,每次考试总能稳获前三名,而且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把她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这点令我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于是,年少的我为了之间的差距,就忘乎所以的开始每天“笔耕不辍”书不离手(大多不是课本),做一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赋愁新说”

    初二上学期,老师竟然把我们排成了一组,于是每次一起打扫卫生变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总是在灰尘缭绕中一边埋头苦干一边哼着歌曲。

    其实那时我们说话不多,即使说了,她仍旧是爱用着她那经典的开场白“嗨,那孩!”而我大多是心怀忐忑,羞怯的应答。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的她总爱看一本名叫少女的学生期刊,那或许是她订阅的,反正我在学校附近没有见到过,每次她拿了带到班级来,都成为班里很火的公共传阅品,我也幸得从她那里借来看了几次,偶尔的还从里面了解一些很是激动情怀的“少女小知识”每次都是看的脸红心跳,手心出汗,像做贼一样。

    有一阵子,班里的女孩子们流行一种用丝线编织的“手链”而她呢,无疑就成为这股少女时尚风潮的引领者,因为那编织的方法就是从她的少女书上学来的,我曾经看到她自己编织的一只非常精致的绿色“手链”我觉得当时的那只丝线缠绕的绿色‘手链’真的很美,它让我看到后浑身的热血澎湃,我当时很幼稚的就联想到了言情电视剧中的‘信物’,她要是送给我一只该多好。或许是对手链的喜欢,或许是对她朦胧的向往,以至于这缠缠绕绕的‘绿色情结’后来一直影响着我,绿色也成为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说不清楚,总觉得绿色色彩给人美丽的享受,也许我那双搜寻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结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7年之后,我曾在北京的一家精品店里见到了一只绿色手链,我欣喜若狂,当即买下,但心里很空荡,总觉得没有她当初编织的那只精致、漂亮,总有一种非常怅惘的感觉,是遗憾?是怀恋?

    初三了,我们不在是在一个班了,但我的视线还是不能脱离她的身影,我曾多次的偷偷观察她的背影,至今还深深记得她像个古典女子般走路时的样子,还有脑后的‘马尾巴’两边晃动的姿态,可能是面对升高中的压力吧,此时她的脚步间也多了些匆匆。

    我深深记得有时她把头发挽在起来像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着旗袍时的那种发型,虽不是张式的优雅,却是那种让我铭刻于心的爱恋,我深深记得她上身穿着红色毛衣,下面穿着当时流行的黑色健美裤的“少女柔媚”

    由于我们两个班是同一个语文老师,她的作文依然被老师作为范文在我们的班级里朗读,但此时,我也有了一些很是骄傲的资本,或许是因着那敏感朦胧的年龄吧,我的“赋愁新说”和“书不离手”着实让我受益非浅,因为我的作文也开始和她的并驾齐驱成为朗读的范本,这很是刺激了我的幼小心灵和“创作热情”

    高中时我们不在是一个学校了,她进了一所重点,我是在一所普通高中。那时的我也初长成一个有点骄傲的小小帅男子了,又因为‘年少有才’,也经常收到一些女孩子莫名其妙的热辣眼神,但对身边的她们多少有些不屑,只有心中那个她才让我迷恋,此时虽然仍旧是没有理智的朦胧,但随着年龄稍大,可以称之为“春心萌动”了,因为比起初中总是有所觉悟的。

    这个时候,可能是因为距离的缘故吧,我开始敢于大胆的给她写信了,但是那是一种带着淡淡暧昧的同学书信,无非是同学的相互鼓励和祝福,那个时候的我毕竟是受着传统教育的‘好学生’,所以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纯情少年,不敢有太多非分之想。她给我回信了,字里行间是一种很真挚的鼓励和祝福,我们俨然从同学升华为异性朋友,我收到第一封信的那一晚,无法入眠,抱着枕头坐在床上,像个小女子一样多愁善感了一番。

    但她只给我写过三封信,然后就不再回了,我想可能是学习紧张吧,我因为实在怕让自己影响她的学习,所以也就不再给她写信了。

    这三封信让我振奋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至今还在保留着。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美术,开始作为学校的一名美术专业学生经常的去离她们学校很近的一个培训中心学习。

    有一次的一个周末,我勇敢的去了她的学校找她,当我通过一个初中的同学把她叫出来的时候,她满面的羞红,但还是很大方的和我一块出去了,我不知道当时她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一起顺着她们学校门前的那条小路兜了一个圈子,一路上,她都是很羞涩,白皙的脸庞上带着红晕,我记得她脑后不再是‘马尾巴’,而是一条很美丽的麻花辫,穿着一件浅红色的束腰短装风衣,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种学生装,她始终把双手插在衣服的口袋里。

    我们谈着的也都是作为同学交往最适合的话题,仍旧是学习,准备明年考什么学校之类的,当时的我,现在想起来就可笑,正统的好象和她刚刚认识,连个同学都不是的样子,心里忐忑不安,恐慌羞怯,虽然是‘心怀鬼胎’,却始终没有敢于说出一句稍微大胆的“话语”即使就像异性朋友那样有一些暧昧关心的也没有,真是愚钝的可以。

    我把她送到她们学校的门口,互道再见,然后就心情复杂的回去了。

    转眼到了高三,我们美术专业的同学为了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就近的就到她们的学校去复习文化课,很幸运的,我们八个同学正好分到了她们的班级,我们又一次成为了同学。

    我因为可以看到她了,我的心里很慰藉。和她同学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但我尽量压抑自己,表现得很正常。

    她那时也是正在加紧的学习着,整日的出出进进,匆匆忙忙,紧紧张张,我们没有说过话,即使在校园碰面了也是一闪而过,好像压根就不认识,我以为那是我们之间的默契。她坐在我的前面,我常常的抬头就可以看到她,但我的眼神始终是躲在她的后面,隔着几排的同学看她埋头苦读的样子。那时每天去学校读书的很大乐趣仿佛就是可以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或是学校的食堂里偶然很正面的碰见她,尽管课业是沉重的,但心里那份悄悄暗涌的情怀总带给我无数遐想的快乐。

    可能是面临高考的压力,可能是我们这些美术生带着的一点随便和叛逆,我们这八个同学到了她们的班级,她们班级的很多同学看我们的眼光像是“天上来的异类”很长一段时间难予和我们融洽起来,这个时候我很是困惑,一是因为文化课耽误的太多,再者是因为内心的不平衡。我把她作为一个老同学,一个好朋友一样,满心带着些希望,我给她写了个字条,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字条递给她了,但她连看我一眼都没有,也没有回字条,好像根本就不认识我一样。其实那字条上写的东西非常纯洁,连一个有些许‘越轨’的词汇都没有,只是告诉她我心情很低落,不知道怎么面对高考,或者我当时就是只需她的一句温馨鼓励和祝福而已。

    顿时,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可望而不可及,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自卑的滋味,那种自卑感充斥我的胸腔,她的冷漠像一把锥子扎在我的心尖,我自初中以来所有的朦胧情感一下子冻结。

    现在回想起来,我很是理解了她,或许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都会很脆弱,又或许她是真的想是觉得我‘打扰’了她,想让这种看似的无情让我静心学习。

    但在当时我很痛苦,我对她带着爱恋,也带着愤懑,我不知道该怎么解脱出来,正在面临高考的时候,我感觉我的这种想法是有罪过的,但我无法自已。

    一个月后,我离开了这个班级去了天津的一所大学学习高考美术专业课程和文化课。

    自从我到她们这个班级到我离开,我们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一句默契的对视都没有,我带着怅惘离开了,没有告别,也没有一句祝福的话语。

    这次离开后,我们5年来始终没有再见过一次面。

    在天津,我在繁重的高考压力和繁忙的学习之外,渐渐的把她的影子模糊了。转眼进入了大学,我到了北京,我知道她考进了武汉,但这时的我对她的所有记忆和朦胧爱恋都变得是那种庭院恬淡,岁月无惊了,只是偶尔的莫名在心里有一种酸涩,直到有一天。

    在大学校园里,我曾经碰到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和她惊人的相似,从外形、说话的声音到写作,那个女孩爱上我了,我甚至已经要在心里接受她了。

    就在我们一起去圆明园玩的公交车上,她打开窗玻璃,往外吐了一口痰。

    车到了下一站,我自己一个人下车,一步一步走回去了。

    不是无情道有情。

    我忽然明白,不管这个女孩多么像她,都不是她,永远也不是,谁也无法替代她,她就像是我的影子缠绕着我。在我的心中,她就像有着五彩羽翼的神鸟,散发着人世间所没有的光芒,她不属于这个人世,更不可能属于我。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爱恋和特别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我从来不屑于在感情上结交其它任何一个女孩的原因吧。

    其实,我还是一直关注她的,她在武汉上学的一些情况,我经常的会向一些同学打听。或许,她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朋友,我也尽量地克制自己,不去表露自己的情感,因为,我毕竟骨子里是有很传统的自卑。

    在大学里,由于学校学习的松散,我开始对外交涉广泛,也受着现代商业思潮的侵染,开始和几个同学到中关村向天津的一些大学倒电脑光盘,颇有盈利,开始尝试着给一些产品做形象销售策划,开始向一些文娱产业靠近;开心畅怀,一切顺心如意,人也愈来愈自信洒脱。

    可是,人有时候真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另一面,我带着忧郁和叛逆,还有那种背过人去的暗自悲伤,我依然写文章,涉猎多种领域,但是有很多时候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她轻轻淡淡的暧昧,之后总是失落,写的人这么强烈,人却如此咸淡酸涩,到头来,还不是轻悄而惆怅地消失飘散在空气中。

    我是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自信也自卑,像我这样的男子,一般都很高傲,但我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融洽相处,和社会周围的人也都处得很好,平时看上去也无忧无虑的,但我内心的感受却从不愿意跟别人说,我觉得自己内心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忧郁,没有人知道我的心事,而我在感情上也拒绝所有的女孩。

    我多么希望我是一个和她完全不相干的人,可是,命运总是那样捉弄人。

    爱一个人需要勇气,但对她,或许我的勇气去错了地方,去了它不该去的地方,爱情就变成了自虐。我始终没有对她表白过,没再见过一次面,没再说过一句话,一厢情愿让自己沉没在一份不可能的感情里。

    一年之后,我退学了,因为受到外界商业思潮的感染,因为想出去闯闯,因为学校的枯燥和对学校激情的渐渐磨蚀,因为骨子里的叛逆和不甘。

    我开始在北京跟着一些文化圈子里的人做一些文化娱乐方面的策划和活动,我认真的学习着,我发现我对这一行有着非常超强的感悟力,等到我对一些文化产业的运作有了很深厚的了解,自己也可以独挡一面之后,我有了更大的梦想和工作激情,我觉得该是让自己好好运作的时候了,我觉得北京人才济济,文化娱乐业也是压挤太狠,暂时不适合我的发展,我要先出去历练一番,我离开了北京,回到了郑州,进到了省政府直属的一家杂志社担当策划总监。

    在郑州,在工作上虽有挫折悲伤也有欢乐舒畅,凭着我原来的积累,辛勤努力和对这个市场的敏锐,很快的我就和别人合作做了几个数的着的文化项目,渐渐的我被圈子里的人接受,我也渐渐的被郑州这个城市同化了,在这一行的名字也传播开来,也认识了很多的各行各业的朋友,我也开始尝试着和北京、上海做一些合作,空闲的时候也出去不断的充电,我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和激情。

    但忙忙碌碌中,我依然时常把她挂牵。

    按道理说,我应该早早就有不错的女朋友了,可我对其他女孩从来就没有感觉。也有许多女孩追求我,形形色色的,很优秀也很温柔,可是我谁也不喜欢,或许是因为内心的那份牵挂和不愿放弃吧!

    我的内心始终没有离开她,我曾听朋友或熟知她的同学说起她,我曾到网络的同学录上搜寻她的名字,我知道她的很多事情,她现在的学校,她的学习的专业,甚至于她现在的同学,她的宿舍电话,她的手机号码。

    每年的9月21日,是她的生日,这我高中时就知道,3年了,每年到了这一天,我都会买来一束玫瑰花,然后,点燃起两只红蜡烛,为她祝贺,为她唱歌,然后独自一人怅惘在温馨,孤寂的烛光下。

    记得去年的9月21日,我正在西藏拉萨做一个大型的时尚活动,忙完了一些筹备工作,我一个人孤独远行了很远,在那最古老最蛮荒的地方,大自然的光和色彩给了我满心的喜悦和享受,我的心灵仿佛净化,升华了一般,但我仍旧想念她,深深的思恋她,这一天,我没有再买玫瑰花,也没有点燃红蜡烛,我摇转着一只藏家佛教的转经轮,在远方的青天下为她合掌而祈,我真的希望把那人间的心灵故乡之灵韵赐福于她,把大自然的光和色彩赐福于她,让她一生聪慧,幸福安康。

    但我始终没有再跟她联系,我曾经给她的手机发过祝福短信,她曾回过来问我是谁,我也就不再回复,后来,偶尔的我还会发,她也不再回复,我至今不知道她是否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她就像是一朵彼岸花,鲜艳摇曳在我的心间,我们在感情的两岸隔河而居,而我也习惯了安详的想念她,并不密切的问候她。

    想念她的时候,我觉得真好,没有人能知道我以怎样的疼痛承受着爱,一个名字能以怎样的方式感动我至灵魂深处。

    一个人的世界有时真的很苍凉。

    很多的时间,我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做策划、做推广、应酬各方的朋友,还有一摊乱七八糟的事,每天忙完走出办公室时,天已经黑得认不出人了,只有这时,走在空荡荡的街心,感受到夜的气息,这夜的气息是各家各户窗口飘出的锅碗瓢勺和女人孩子的说笑声,这时就只想麻醉自己,于是回去坐下喝酒,喝到八成的样子就倒头酣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开始。

    有人说暗恋是弱者的行为,可是却有那么多人愿意沉醉,我不知道是我是弱者呢还是我暗恋本无罪。

    我的暗恋情结时常徘徊,徘徊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在伤痛与愉悦之间,徘徊在梦幻与现实之间,徘徊在麻木与清醒之间。

    这个有些惨淡的故事,没有亲吻,没有情话,没有一切的缠绵悱恻,更没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情调,但就是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因为我的执着爱恋的一颗心,还因为我那坚定不移的爱,所以这些看似单一的画面立刻变的生动起来。

    其实,我要感谢她,虽然十年的爱恋,我都是在独自唱着‘独角戏’,但因为这个,我的想象力变得异常丰富,思维开阔,对一些工作中的事情感悟力也很强。

    我要感谢她,因为她,这么些年来,我的爱藏的如此之深,却是那么的坚定与纯洁,从幼稚到相对成熟,我始终坚持写写东西,虽然从事这个工作后,我写的东西渐渐少了,文笔也生疏了,写的东西更趋于商业化,但文化商业策划除了开阔的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和新颖的创意外依然离不开文字运筹。

    我要感谢她,是她刺激了我,一个年轻男子,因为暗恋自己的同学,便暗暗下了决心要闯出一条路子,干出一些事业,虽然现在我还不是真正的羽翼丰富,还缺乏着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我不会放弃追逐,我不会放弃学习,不会放弃激情,因为,我相信,心中有梦,未来就不会遥远。

    但是在感情上,我要放弃她。

    暗恋是苦涩的,暗恋也是美丽的,放弃了也可以是一种美丽。

    如果明知没有结果的话,那就让我将暗恋放弃到底吧!

    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无人替代怎样?忘不了怎样?我若不顾一切地说了又怎样?我想,昨日种种譬如昨日已死,今日后的日子我只能用一种温柔的心情对她。

    我好像明白,原来真正暗恋的心境才是最美好的。

    然而回想起过去那份纯情,我的心就如同早春第一场温暖的雪崩,禁不住感慨万千。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糖葫芦,那迷人的甜和酸,是永远的回味不尽。

    我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她,暗恋她,我仍旧要在茫茫人海之中放弃她。

    我爱她,所以选择离开她。放弃有时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下一个美丽的开始,我会把我对她的酸涩爱恋深深埋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故事已近尾声,我现在和她正在同一个城市,但我仍旧不会联系她,不会去见她。或许将来在某一天某条大街上,我会偶遇她,而她已为人妻为人母,只是不知道,到那时,我是否还会有那样纯情的眼神。

    我的暗恋是温馨的,也是残酷的,是幻想的,也是写实的,我让她在心里、在梦中陪了十年,我也让美丽蜕化成平庸,让曾经的美丽化为心中独有的记忆、美丽的传说。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相爱了四年,爱的很深,可是女孩总是怀疑男孩对她的爱是否真心,于是女孩迟迟不愿与男孩谈及结婚。有一天,男孩终于忍不住,大胆的向女孩求婚。女孩说:在我答应你之前,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但绝对不许撒谎!

    男孩点了点头。于是,女孩问男孩:你爱不爱我?男孩说:爱!女孩问: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陪我一起死?男孩说:不会。女孩有点失望地说:那如果明天我就死了,你会怎么办?不许说假话!男孩说:忘记你,继续生活!女孩很失望,感觉男孩爱她还不够深,于是离开了男孩。转眼两年过去了,这期间,女孩也试图找到一个坚实的臂膀依靠,可始终没找到,她开始想到男孩对她的种种好处,于是她又去找男孩,可男孩已被确诊为不治之症,不久将离开人世。女孩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男孩,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女孩问男孩:如果你死了,我该怎么办?男孩用微弱的声音在女孩耳边说:忘记我,继续生活!女孩听到这句话,心里猛然一震,她将男孩抱在自己的怀中,哭的更厉害了,男孩在女孩的怀中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望着那个安详的躺在她怀里的这个叫她学会忘记的男孩,女孩想告诉他:忘记爱,也许就远离了一种叫做痛苦的东西,但是同时会失去一段最宝贵的回忆,所以,她永远不会忘记。

    从青涩、朦胧的喜欢到清晰、明白的爱恋,从同学、朋友到艰涩的生疏,也许,我无法忘却曾经深彻骨髓暗恋的那个女孩,无法远去我十年的梦幻,也许,我只能在现代都市里带着激情,拖着沉重的脚步,让生活的压力无情的撕扯暗恋疲惫的灵魂,但我要放弃她,因为我相信,只要有心,有梦,有生活,我同样可以在生活的某个角落找到真爱的感觉。

    把她当作永远的美好在生命中珍藏,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如意或不如意里,都可以静静地想起,又可以静静地淡忘。

    “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写着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碎碎片片的记忆涌来,心里也是时而酸涩,时而苦楚,时而欣慰,百感交集,我的文字紊乱,才思枯竭,怎么也调整不好句词行间。我好像是把自己的伤口撕开了给人看,但我坦然,无畏无惧。

    写完这些文字的时候,屋外漫天的雪花正在纷纷飘落,它让我忘记了忧郁和矛盾,那似乎不太宽阔的心胸,此时也有了充裕的满足。

    夜幕下的北京,处处霓虹闪烁在白色之中,一个凝结着滚滚风尘的历史老城,就像被舞台上最丰富的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芬芳味道,醉眼朦胧的我心中满负释怀,明天,我将带着愉悦,带着欢欣,轻装离去,继续追寻我的梦想,我的爱情。

    一切都已经结束,情朦朦,爱朦朦!

    最后我祝她幸福。

    我举手向苍穹,并非一定要摘到星月

    我只是需要这个向上的、永不臣服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