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二百四十九章

瑞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农家子的为官路最新章节!

    果真不是他。

    叶君书已经听到消息。

    最新的户部左侍郎之位, 由邓鸿远上任。

    自邓鸿远回到京城, 大皇子和明家人就有意为邓鸿远铺路。

    任科举监考官就是将功赎罪的一条路径。

    如今功过相抵,翻过这一页, 自然就能再次活跃起来。

    叶君书讶异, 又不算太意外。

    不过却在惊奇, 左右侍郎都是大皇子的人, 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然后第二天,右侍郎盛文柏的新任命也到了。

    盛文柏被外派做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虽然官职上是平调,但是一个是京中六部内,一个是在天高地远。

    这一出去,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也不知道对方是亏了还是赚了。

    本有机会升职的叶君书, 被邓鸿远横插一脚,空降过来。

    一时之间部内上下幸灾乐祸有之,同情有之。

    不过如往常恭敬待之的也有。

    叶君书的人缘也不算太差。

    正式下旨第二天, 邓鸿远就一身官服出现在叶君书面前。

    叶君书完全不介意对方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如往常做自己的事。

    结果没嘚瑟两天,叶君书的新任职书也到了。

    正三品吏部右侍郎。

    叶君书再一次越级升官。

    不过有邓鸿远在前, 他不算太吸引他人眼球。

    他们是同榜的进士,当时的邓鸿远还比他前一名, 而且同样年轻,自然会被人比较。

    这几年, 叶君书的表现比邓鸿运好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细细数下来,邓鸿远并没有突出的成就, 而叶君书出差两趟,都完美立功,还曾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和友国交恶的可能,在上京表现优异。

    这么一对比,叶君书同升为侍郎,反而不那么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提到这两人,又不能不提同科状元余茂林。

    他自请外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当初被人认为比叶君书还更有前途的人,如今还在偏远地区当个县令。

    如今京城里差不多把这个人遗忘了。

    而当初比不上自己的两人,短短几年间已经官居三品。

    不知余茂林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当初表现那么要好的状元郎和探花郎,如今际遇完全不一样,恐怕他们的关系也大不如前……

    外人如何揣测,叶君书是不知道的,但是事实上只有他们自己人清楚,两人之间可是维持着平均两个月一封信的频率,互相之间的状况还是很清楚的。

    这个时代里,叶君书最敬佩的人之一就是余茂林,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做出比他还更出色的成绩。

    无论经过多久,余茂林也不会泯灭下去,待他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里,绝对惊艳四方。

    而此时却是叶君书走得快了些。

    一位时年才二十二岁的正三品。

    无疑是个极其有前途的人。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其职位模式与其他五部雷同,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

    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 、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吏部隐隐有六部之首的势头,叶君书这次升为吏部侍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压其他部侍郎一头。

    可以想象当邓鸿远得知消息后,是什么样的脸色。

    不过这也给叶君书了难题。

    吏部,已经隐隐是明家的大本营。

    这个时候将他调去户部,是想让他弱化明家在吏部的影响力,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么?

    这未免太看得起他了。

    显然泰安帝是想充分叶君书这个人充分发挥作用。

    大皇子夏侯宣玳已经封王,其势力一涨再涨,泰安帝要扼制住这个势头,只能培养起自己的人和绝对和明家对立的势力。

    但是将人培养起来的同时,还得保证不会成为下一个明家。

    所以关键是平衡为主。

    叶君书和李玙分析过泰安帝的心理,此八、九不离十。

    所以要泰安帝势必不会让他继续待在户部。

    成为户部侍郎更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叶君书长久待在户部,那叶君书最高只能做个郎中,根本不会让他再向前一步。

    毕竟李家人掌握大夏三分之一的兵权,如果叶君书再将户部掌握在手里,岂不是兵钱在手?

    届时,上位者恐怕日夜难安稳。

    所以要将叶君书推出来打擂台,泰安帝想要放心用他,只能将他调离户部。

    叶君书想过其他部,但是没想到他会被分到吏部。

    不过他欣然接受。

    最近朝廷的动静很大,六部之间的人事调动十分频繁。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经到了九月末。

    这个时候叶君致已经回来了,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个好消息。

    他在老家成亲了!

    因为亲事在他回乡期间才定下来的,赶在回京前办了酒席,所以没来得及通知叶君书他们。

    叶君致是想着,他过几年就要回家的,而他已经到了结契的年纪,如今也算立业了,是该成家了。

    如果不在老家找,很可能就只能在京城里找。

    他寒门子弟出身,但看在子舟哥一家的关系上,肯定是能和小富小贵的哥儿结契,但是叶君致觉得,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像子舟哥那样大的成就。

    家里人把他供出来不容易,叶君致是不想和差距太大的哥儿结契,容易起芥蒂,闹离心。

    所以他回到老家的时候,就让阿姆放出消息寻好哥儿。

    最后寻摸到镇上的一个家底比较殷实,人际关系简单,家中长辈亲厚的哥儿,而且还是他以前同窗的弟弟。

    叶君致也是有过几面之缘,他对那小哥儿印象挺好,就同意了。

    这次回京,叶君致是将他小夫郎也接过来的,本来他是想将阿父阿姆也带来,但是他们住惯了家里,一出门全是熟识的几十年近邻,一辈子还没离开过丰城县。

    让他们来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的地方,一时之间还真下不了决定。不过他们已经答应叶君致了,待小夫郎怀上孩子,他们就上京来照顾孩子。

    叶君致是自己带着一两个护卫先一步回来的,小夫郎后一步,带着他们的行李家当过来。

    他既然已经成了家,再住在子舟哥家就不好了。

    所以他这次回来,是想先寻摸好一处宅居,到时就和小夫郎在外面安家。

    叶君书想了想,便没多做挽留。

    如果小致他们只是暂住几个月,那没什么,但若拖家带口的,在他们家住个几年,不说会惹闲话,就算他们不介意,小两口肯定也是很拘束不自在。

    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上京这个地段,叶君书比叶君致更熟悉。

    不过找房子这种事,已经不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只需吩咐下去,待下人寻摸好符合条件的,再带叶君致看看哪处比较合适即可。

    下人的速度很快,没两天就寻到几处符合叶君致要求的宅子。

    叶君书要上差,没空陪着他去瞧一眼,不过几天,就将房子确定下来了。

    叶君致看上的是东区一户胡同里的一处宅子,周围邻居大都是小官或是京城本地富户。

    环境很不错,而且距离叶君书那不算远儿,要窜门很容易。

    唯一麻烦的是房子的主人原本只是想出租,不想卖,最后谈了几天,是用比市场还高的价格买了下来。

    这样一来,叶君致的银钱就不大够用。

    不过叶君书帮着出了一半的钱。

    叶君致本想拒绝,但叶君书直接道,“这是我和你哥么补给你们小两口的礼金。”

    喜宴没机会参加,礼金也不能拒绝了。

    叶君致只好接受了。

    房子定下来后,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叶君书让家里几个下人跟叶君致过去先收拾好房子。

    然后将他在叶家的东西收拾好打包过去。

    叶君书散值的时候绕路去看了眼。

    的确是挺好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主院外还有个小院子,还自带院子。

    宽松住上十几个人也是绰绰有余。

    叶君书问:“需要先买几个下人吗?”

    叶君致连忙拒绝,“不用,不用。”

    小夫郎本身有两三个负责日常起居的阿麼,他们家也不需要太多人,足够了。

    叶君书便没强求,最后说让弟夫郎来到京城安置好后,带来家里聚聚,互相认识一下。

    叶君致笑容满面的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