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梅河边两军对峙,大房山明珍失粮

石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段家女将(帝国)下最新章节!

    却说史文龙与关玉罄来到梅河大套,这里是分兵赴黑龙关和黄龙关的必经之路,也是方圆五百里内渡过梅河的唯一渡口,所以黄玉坤虽然手下兵员不多,但利用梅河之水拦路,史文龙也只好硬着头皮硬闯。

    梅河是青龙关外最大的一条河,水深流急,到梅河大套处,大河先向东,然后突然又掉头向西转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大口袋,活象一个绳套一般,故叫梅河大套。

    这样的地形风水不好,所以没有人在这个地方安家,但偏偏梅河的大部分地方河岸松软,多有流沙,只有大套的河岸坚固,所以在这里建了渡口。

    黄玉坤自幼学习兵法,知道如何利用地形地利,他把主力留在河东,沿河布防,自己只领了五千多人在河西占住河套,不让史文龙进入渡口地区。

    史文龙命人在营中立起一座高塔,自己亲上高塔眺望,看那大套地势,入口只有半里宽,被黄玉坤用层层鹿砦、铁蒺藜和尖头木桩阻住,中间只留了两丈宽一条路通行,两侧遍布军营,军营外也有鹿砦,鹿砦后埋伏着弓箭手,周围百姓出入,皆有路引。

    由此看来,要想由渡口过河,必须先进大套,然进入大套却决非易事。

    史文龙同关玉罄商议之后,决定第二天到套外挑战,若能斩了黄玉坤,便可利用敌人士气低落之机攻进河套,战领渡口。

    史文龙先使人连夜去河套中下战书约战,黄玉坤欣然同意。

    次日一早,吃过战饭,史文龙同关玉罄各率两千步卒到套口外一里处列阵。

    少时,河套内一声炮响,人喊马嘶,有五百人马冲出套外,列开阵式。

    史文龙一看,见对方门旗下一字排开有四员大将,当中一个二十七、八岁年纪,赤红面皮,穿绿袍,骑白马,手中一口青龙刀,打扮得仿佛庙中的关公模样,倒与关玉罄正好一对儿,知道是曾经自称关公到的黄玉坤。

    关玉罄一见打扮同自己相若的人,心中便觉不忿,正要与他别别苗头,便当先出马道:“对面穿绿袍的可是黄玉坤么?”

    黄玉坤打马而出,也抱拳还礼道:“不错,正是黄某,看你打扮,想来是大名鼎鼎的关玉罄了。”

    “正是,不成想这里还有认得关某之人。”

    “关将军最爱仿照关圣打扮,世上哪个不知,只不知有没有关老爷的武艺。”

    “黄将军不也自称关公再世吗?不知你我哪个才是关王再世。”

    “多说无益,伸手便知。”

    “好!你我便大战三百合。”

    两个人说着话,各自催动坐骑,高举大刀斗在一起。

    两个人这一番大刀之战,真看得人眼花缭乱。两个都是使刀,斗到酣时,两匹马纠缠在一起,搅成一团,分不出哪一个是关玉罄,哪一个是黄玉坤。

    双方观敌料阵的众人看了,各自心中赞叹,全忘了敌我之分。

    两员大将斗了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战至天晚,各自回营吃饭,然后挑灯夜战。似这样连斗了两天两夜,仍不分上下高低。

    第三日一早,两边重新把阵对圆,史文龙拦住关玉罄,自己骑马步入阵中,一禀手道:“黄将军,你同关元帅两个一样的武艺高强,若如此打法,便明年也分不出胜负。依史某人之见,不如换个打法,你让你手下三将接史某人三通暗器,若是接得下,你们四个一拥齐上,我两个双拳不敌四手,便是你们赢了,若是接不下,我同关元帅两个联手出马,想来黄将军也是寡不敌众,就是我们赢了,你看如何?”

    孟庆海等三人一听,气得笑起来道:“史文龙,你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若是打斗之中,突发暗器,我们猝不及防,也许中了你的手法。如今你事先出来,暗器变了明器,我等俱练过接镖手法,难道还怕你什么暗器不成么?”

    史文龙道:“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史文龙既敢夸下海口,自然有把握胜你。如若不信,试过便知。”

    三个人想了想,心中都道这史文龙定是弄什么玄虚,倒要好生防备。

    不过,史文龙既然说下大话,自己不去接招却不遗人话柄么?于是孟庆海当先出马道:“某家来接你的镖试试。”

    “你一人不够,某家要一人独战三将,若不然,赢了你显不出史某本领。”

    “你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王方玉马提到孟庆海身边,低声向他和邹彬说道:“这史文龙不知弄什么玄虚,依我看来,不如趁他不备,三个人一齐动手,打他个措手不及,若是斩了史文龙,关玉罄单丝不线,必然败走。”

    “说得是,且看我眼色行事。”孟庆海道。

    三员将一齐提马出来,把史文龙围在当中,各执兵刃,随时准备下黑手。

    史文龙从军多年,早明白三人心思,却不说破。把手自囊中掏出三支钢镖来拿在手里,喝一声:“着!”手一抖,三支镖同时出手,却是分袭三个人的咽喉。

    那镖来得飞快,不下于强弩所射之箭。三员将急忙把镖接在手里,却都吃了一惊。

    “哈哈哈哈,你三个接住我一通暗器,也可以算超过二流武功,也罢,再看我后两通。”

    史文龙又自鹿皮囊中一捞,两个手里捞出无数铜钱来,然后喝一声:“着!”两把铜钱一齐飞出,由不同方向向三个人袭去。

    三个人虽然练过接镖之术,却没有接过铜钱,何况有这么多暗器同时向自己袭来,不敢再用手接,只要用手中兵刃格挡,只听一阵叮当之声,满地落得都是金钱,正当最后一枚金钱被拨落地的一刹那,孟庆海三个人同时啊了一声,把右手松了,只见三个人的右手手背上都流着血,却不知是被什么东西给伤的。

    手背受伤,拿不住兵刃,大将也就不成为大将了,史文龙一摆手中大刀,直奔孟庆海而去,三个人吓得拨马便跑。

    黄玉坤看见,急忙舞刀赶来,半路上拦住了史文龙,关玉罄也纵马上来助阵,黄玉坤抵挡一阵,见自己的三员将都回到阵中,这才虚晃一招,跳出圈子,传令鸣金收军。

    史文龙一看,急忙挥兵追赶,黄玉坤手下那些兵丁十分镇定,边走边用弓箭射住阵脚,相互掩护着退回河套之中。

    史文龙追至套边,被里面乱箭射回,只得悻悻地回营。

    自此之后,黄玉坤悸惮史文龙暗器,不敢轻易出战,只是小心守住渡口,不让史文龙和关玉罄轻易过河。

    史文龙同关玉罄商议,这种情况下进入河套由渡口过河十分艰难,不如在套外设法以船或木排过去。

    于是派兵丁四乡伐树,打造船只木排,不一日,木排打造了百十具,向河边一试,才知白费了心机。

    原来要想推排下水,须先过了岸边浅滩,才能到达水深之处,那些浅滩下都是流沙,人一下去,便被吸在沙中,无法爬出,登时没顶,放下十几个排,只推出四、五尺远,便有数十个兵丁被吸入流沙之中没了踪影。

    史文龙又叫用船槁把排撑出,谁知连槁都吸住了。

    关玉罄心眼儿活络,出个主意,在滩上打下木桩,然后人站在排上,借木桩入河,等打桩之时才知道,下面流沙是活的,桩子不等打便下去了,转眼便不见踪影。

    玉罄又出主意,在岸上打桩,用绳索将木排拉住,然后一排排向河中延伸,直延至过了流沙区,再把渡河用的木排由固定的木排上面抬过去放在河中。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哪知木排才铺了一半,黄玉坤派水军乘船自大套渡口下河,用火箭一通乱射,把已经铺好的木排尽数烧毁。

    史文龙与关玉罄两个,忙派了弓箭手到河边现场,护住施工的兵丁,同船上对射,那船上用的都是几个人才拉得开的硬弩,射程却比岸上的远得多,好不容易冒着箭矢,修了十几条通道下去,两天功夫又都被烧了。

    过得数日,制成若干石炮,方才能同船上势均力敌,边烧边修,勉强维持着百十条通道之数。

    史文龙道:“啊呀,我等只顾想着如何下河,却未想着如何上岸,难道对面黄玉坤会替我等修下通道么?”

    关玉罄听了,直着眼睛发楞,想了一整天,也无可行之策。

    又过了一日,史文龙才想了个办法道:“莫如我等架排离岸,驶向套中渡口。”

    于是,当日夜晚,关玉罄便亲自率百条木排趁夜色离岸,赶奔渡口,行出两里,快至套口之时,忽然被河面上一排木桩阻住,玉罄正要派人把木桩清除,由渡口方向赶来黄玉坤的战船。那些战船船体高大,上面的兵丁借势射出箭来,木排上的人伤亡甚剧。而木排之上虽然也放了强弩,但从下向上射,就不如对方了。对射了一阵,木排已经损失了一半,对面战船却无甚损失,关玉罄一见不是路数,只得命余下的木排返回。

    对方战船直追到岸边,百条木排只剩了五条,关玉罄武艺高强,靠着拨打雕翎护住自己和排上的兵丁,总算捡了条命。

    回到大帐,史文龙道:“看来这梅河真是条不能驯服的怪龙,我等也只好另某他策了。”

    过了些时日,关玉罄忽道:“我倒忘了,我们既有石炮,何不用来攻击套中敌营?助我们进入大套?”

    “这倒是好主意,明日便去。”

    第二天,关玉罄便带人护着三十几具石炮向大套而来,距离套口还有半里之遥,玉罄命架起石炮,三十几兜儿拳头大的石块飞起来,划过一道道弧线,直落入黄玉坤营中。关玉罄连连拍手道:“好好,似这般,便可将黄玉坤赶过梅河了。”

    话犹未了,只听手下儿郎们一阵惊呼,抬头看时,只见斗大的石头从套中飞出,迎头打来。

    关玉罄大惊,叫一声:“快走!”,打马便跑。

    好不容易躲过了巨石的攻击,带出来的石炮却被砸坏了几具,剩下的都处于对方的攻击之中,想抢也抢不出来,无奈,关玉罄只得领着人空手返回了大营,不多时,又有报事的探马说,那些石炮中没被砸坏的,反被黄玉坤派人拖进了套中,气得关玉罄连连大叫。

    原来这石炮是攻城的常用兵器,关玉罄造得,难道黄玉坤造不得?关玉罄要进攻,石炮必须容易移动,而黄玉坤居防守之势,石炮不需推动,因此可造更大和射程更远的石炮安在梅河大套当中,在这一轮较量中,依然是黄玉坤赢了。

    于是双方在梅河大套各扎营寨,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各自想着破敌之法。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史文龙大军粮草已经不多了,忙派郑明珍回南阳关去催粮草。

    又过了两月,算算路程,郑明珍的粮草也该到了,却迟迟不见动静。

    营中所存粮草已经难以失持三月,不得不克减军卒的口粮,一时谣言四起,营中多有怨言,而郑明珍却仍不见踪影,史文龙便有怨言,关玉罄道:“史元帅不必抱怨,拙荆虽是女流,从军多年,从未误事,此番粮草不到,必是遇上了麻烦,不如再派人回南阳去催。”

    “也只好如此。”

    再派出的人走了数日,青龙关便派人到大营送信,说郑明珍押运粮草,在大房山北边大道上遭人拦截,郑明珍被擒身死,粮草已经被焚烧殆尽。

    关玉罄与史文龙听了,大惊失色,忙问佯情,来人说出一番话来,直气得关玉罄怒发冲冠。

    不知什么人截了大军粮草,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