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消息传回(二合一)

华光映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重生大唐当奶爸最新章节!

    短短几天时间,高句丽北方遭了兵祸的消息就传开了,无数北方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向南逃难,因为这次北方三个南侵的部族太过凶残,据传言说是所过之处尽皆屠城。

    当然这只是传言,大唐指着借兵打下高句丽之后还要统治呢,把人都杀了统治谁去?

    可战乱期间,三人成虎,老百姓只会选择相信,哪有心思去琢磨真假?

    也只有那些安土重迁,或者是认为自己城池不会失守的百姓依旧留在家里,不过随后高句丽朝廷的动向向百姓证实了传言,那就是北方的兵灾不容乐观,乃至大对卢渊盖苏文都亲自领兵北上拒敌。

    东北方向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不可能悄无声息,即便是没有什么八百里加急特意往长安方向送消息,可那些对于时势特别关注的人物,都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

    所以自从李绩陈兵怀远城之后,关于大唐跟高句丽的消息就不间断的传回了长安。

    而在长安得知李绩竟然下书对怀远城宣战,顿时满朝热议,两国宣战岂是儿戏?李绩有什么权利擅自对敌宣战?

    于是朝会上于是参奏的文书,堆满了皇帝李二的书案,可以说大唐境内,一半的朝臣是不喜欢打仗的。

    哪怕是武将堆里,也有那些天生爱好和平的将领,可能是因为被迫拿起武器从了军,但是本性依然是不喜主动挑起战争的,毕竟战争带来的除了胜负以外,必有死伤。

    大朝会上,李二点了侯君集出来,作为兵部尚书的他,名义上是李绩的顶头上司,所以这时候他必须站出来解释一下。

    侯君集自然是早就被李二知会过的,要不然河北道聚拢五万精兵的事情,根本过不去他这一关。

    所以站出来解释道:“月前,大唐下属卑沙城遭到高句丽大军的劫掠,我们守军死伤不少,且最后连城池都被贼子焚毁。

    边境守将派人去找高句丽要说法,对方却陈兵辽东城虎视眈眈,情况紧急,我们就派了李绩大将军前去边境驻防,以防高句丽来犯。”

    一名御使质问道:“侯尚书,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我等丝毫不知?五万军队的调动,大唐一座城池被毁,哪一件不是大事?为何尔等要瞒着?”

    侯君集沉吟道:“这……非是我们故意隐瞒,实则是不想引起国中百姓恐慌,毕竟刚刚安定下来没几年,大唐正在休养生息之中,不愿再动干戈,兵部会议之后,决定派重兵驻防即可,至于仇怨,等以后大唐修养过来再好好找他算账。

    这件事报过陛下首肯的,涉及国中安稳,为保军事行动不被泄密,就改为了暗中防备。”

    这番解释差不多将众人的疑虑打消大半,只要不打仗,随你们折腾,毕竟这是兵部的职权范围之内。

    这时有人却感觉侯君集是在偷换概念,站出来道:“侯尚书只说了李将军调兵五万的事情,但却没有说明,是谁给了李将军擅自对他国宣战的权利。

    一旦开战,死伤无数劳民伤财,朝廷丝毫不知,李绩就敢擅自宣战?若是此事兵部也不知,那么恳请陛下,依律治罪李绩。”

    这个……

    侯君集语塞,抬头看向了上首的皇帝。

    李二也不能总让手下一个人扛着,于是轻咳一声开口解释道:“此事,是朕私下授意的,诸位爱卿不必多疑。”

    “什么?陛下授意?

    这么说,陛下决意要出兵攻打高句丽?”群臣大惊,纷纷议论。

    然后不少人站出来劝阻道:“陛下,万万不可,前隋兴兵几十万,三次征伐都折戟当场,丢下无数将士性命,大唐绝对不可以重蹈覆辙……”

    看着众人这么踊跃的反对开战,李二暗道自己没看错,现在还不是对高句丽动手的时机,这么多人都反对,如果此事放在明面上,那肯定通不过。

    等到众人乱了片刻,李二打了个哈哈笑道:“诸位爱卿误会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朕岂能不知利害?

    而且倘若动兵,高句丽又岂是五万大军能够平灭等到?朕还没有昏聩。”

    “那陛下这是何意?有什么难言之隐,需要瞒着不能在朝堂上说吗?”

    李二早就知道有这么一番质问,而且他也准备好了说辞。

    “当时卑沙城遇袭事发,朕勃然大怒,君集跟茂公都劝朕出兵报仇。

    但大唐才安定几年?百姓手里刚刚有点余资,怎么能再次动兵空耗国力?

    可倘若无动于衷也不行,卑沙城虽然是刚刚划归我们大唐,但毕竟是我大唐登记在册的城池,这么被人烧了,大唐尊严何在?戍边将士岂不心寒?

    所以朕就派茂公出兵五万,威压边境,来一招只宣不战,震慑贼子,一来找他们要说法,二来防止他们狂妄自大再次兴兵犯边,等到将来我们大唐兴盛了,再一并跟敌人计较。

    这就是全部计划!一切也的都是为了配合茂公行军的机密。”

    众人听完皇帝的解释,一个个逐渐安静了下来,原来如此,陛下这番安排有理有据,确实不宜泄露全部的机密。

    本以为就这么过去了,谁成想就在这时,长安城中隐隐有爆竹和百姓的欢呼声响起,宫门口传来了一阵长长的号子声。

    “大捷!扶余城大捷!高句丽两万大军来犯被我军全歼!”

    什么???

    扶余城大捷?

    文武百官纷纷回头看向了殿门外。

    侯君集哈哈笑道:“陛下果然英明,这一定是茂公的五万大军立功了,要不然的话,这高句丽贼心不死,差点再次偷袭了我们的扶余城。”

    嗯嗯,侯尚书所言不错,高句丽应该是对于割让扶余城跟卑沙城给大唐心有不甘,想要出兵骚扰夺回。

    不少人跟着附和分析,连侯君集自己都差点相信了这个说法。

    李二哈哈大笑着从龙椅上站起来迎了出去,一个快马信使直直冲到了太极殿广场上,才被禁军上前拦下。

    那人翻身下马顾不得一身狼狈,回手解开背后的信筒,恭敬地双手捧着快步上前。

    “启禀陛下,此前扶余城遭到高句丽两万大军来犯,幸而城中诸位将军运筹帷幄,不仅退了敌兵,还联合周边部族大军,一举将敌军全歼,扶余城毫发无伤,我大唐守军一人未损!

    属下奉苏烈将军之命特来报捷!”

    “哈哈哈,好,打得好!

    来人,重赏!”李二大笑着打赏。

    百官也纷纷恭贺,不少武将隐隐猜测事情不简单,而且还担忧着扶余城中历练的儿子呢,当初杜少清亲自登门忽悠儿子的时候,说的是有灭国大功,不会这么快就动手了吧?

    尉迟敬德上前一把抓住了那信使问道:“现在扶余城局势如何了?苏烈那小子有没有让你捎信给老子?”

    当年苏烈是尉迟恭手下的将军,所以二人关系又有不同。

    信使有些发懵,自己就是个报信的,大将军这是做什么?

    但他没有隐瞒,毕竟前线大捷激励人心,于是恭敬道:“现在苏将军跟大皇子镇守扶余城负责后勤,其他将军被派去统领契丹、室韦等部族的大军,属下出发的时候,各路大军已经杀入高句丽境内,势头正盛,估摸着现在已经拿下几个城池了。

    详细情况后面苏将军肯定还会继续发信出来。”

    我这……

    李二跟侯君集暗暗叫苦,心说苏烈找的这是什么人啊?怎么找了个大舌头回来报信?你们安稳在外面闹个天翻地覆都行,回来宣扬什么?以为这群大臣很好糊弄吗?

    什么???

    尉迟恭惊呼一声,一把将手中的信使扔了出去,回身只见对着李二拜倒,哭拜道:“陛下,为何有灭高句丽大战却不通知末将?

    是陛下信不过末将吗?末将可以不要军功不要名望,但国之大战,哪怕让我去做一马前卒也行啊。

    再说了,苏烈那小子哪做到了统帅?他手下都是一群没见过血的小崽子,这么大的战争,怎么能行?万一……”

    这位黑将军也是深藏不露的一位,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怎么今天遇到这个事情,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不仅滔滔不绝,而且将所有人的心头疑问都问了出来。

    武将们不理解,灭国大将不用我们?大家失宠了吗?

    文官们回过神来,知道陛下做了偷梁换柱的事情,明面上李绩过去震慑敌人,实则另有伏兵从扶余城已经杀入了,这不是灭国大战这是什么?

    也是太极殿上再次大乱,李二觉得头疼,捂着额头挥手退朝,吩咐侯君集全权代表自己去解释一下。

    百官不依,可谁也拦不住皇帝,最后只能将侯君集团团围住。

    侯君集也觉得头大,再说了,自己也不是此计的谋划着,只是知道个大概罢了,都是那杜少清鼓捣的……

    皇宫里面乱糟糟的,可真正的当事人杜少清却优哉游哉的正在杜家商会总部跟小媳妇武照喝茶。

    他找到这里是要下一个命令,一个令武照不理解的命令。

    “你说什么?从今天起,往东北输送的粮草断了供应?

    夫君,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前线打得是灭国之战,那可是三十万大军的供应补给,粮草一日跟不上,军中就会出大乱子。

    这大战不是你主动发起的吗?现在这是为何?无缘无故的,这不是釜底抽薪,在前线背后捅刀子吗?”武照一阵惊呼,对着杜少清一通怒斥。

    杜少清放下茶杯,笑着拉住了夫人的手安慰道:“我当然知道,而且我什么时候坑过自己人?

    我计算过了,从现在起不再运送粮草的话,已经不会影响战局了,现有的粮草已经足够大军吃用的。”

    武者断然道:“这不可能,数算虽然是夫君你教我的,但妾身自认已经青出于蓝,现有的粮草根本不够,最多才到预算的六成。”

    “那你有没有将战损放在内?”杜少清反问道。

    “放了,我专门去拜访过卫国公,他分析推理了一下双方的实力,觉得我们占优势,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战损会在三成到五成之间,就看前线将领的指挥了。”武照解释道。

    杜少清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说道:“不不,为我要说你算错了,卫国公也算错了,依我看,此战到最后,我方战损过半,有生力量剩余,最多三成!”

    “什么?剩余三成?这不可能,卫国公说,战损过半的战争,那必定就是失败的一方,除非我们失败了。

    但他老人家说我方失败的几率很小。”

    杜少清没有再辩驳,反而好奇的问道:“那你去拜访卫国公的时候,他有没有给出关于粮草的实质性建议?”

    这个……

    武照沉吟了一下,秀脸微红道:“卫国公也说,若要运粮,原计划一半即可。”

    “哦?你不信,所以坚持原计划运粮,对不对?”杜少清戏谑道。

    武照轻轻点了点头道:“他说是是因为此战用兵乃是蛮族,不讲礼仪嗜血好杀,所过之处还有一大部分补给来自于以战养战,就是烧杀抢掠补给自身。

    这个问题……”

    杜少清知道是小女孩的善心不忍相信,或者不忍想象得多少无辜百姓被屠戮的惨剧,双手抱住她的双肩道:“当年你也跟我一起经历过西南吐蕃大战,你也见过吐蕃对于我们剑南道的伤害,所以,卫国公的眼力是准确的。”

    “可是,可是你不是说,此战领兵的乃是我们大唐的将领吗?从统帅到将军,都是大唐人,他们会放任不管吗?”武照还是不信。

    摇了摇头,杜少清有些无奈道:“跟他们上层者我们可以威逼利诱他们借兵,但到了用兵的时候,想要手下人听话拼命干活,一样的道理,就是要他们看到甜头和诱惑,要不然,手下尽是些出工不出力的兵油子,别提灭高句丽了,恐怕战场上比主将都逃得快。”

    武照惊讶道:“这么说,夫君也是支持他们以战养战的?”

    问出这么一句话,武照感觉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夫君不是医者仁心吗?怎么会如此漠视生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