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诸葛瑾:耳边时有驴叫声

邓洪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大三国的小人物最新章节!

    这仍然是一个跟宴会有关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

    故事的主人公叫诸葛恪。

    诸葛恪的父亲,叫诸葛瑾,字子瑜。他还有个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卧龙先生。

    故事从诸葛瑾说起。

    吴主孙权有权欲癖,喜欢一大圈人围着他。上朝议事的时候,他正中一坐,大臣们分列两班。他指指点点,口若悬河,挺美,挺有成就感。散朝了,回宫了,就感到落寞,虽然有一些女人围着,但叽叽喳喳的,挺无聊。孙权喜欢喝酒。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好酒之人。特别好闹酒。一个人喝没法闹呀,得许多人陪着闹。孙权坐在正中,文武两边排列,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闹闹哄哄。看到大伙喝得东倒西歪,他觉得挺美,挺有意思!

    孙权经常在宫中与文武饮宴作乐。

    这天,孙权又要大宴文武。不是所有的文武都能参加的,得排资论辈,严格筛选。当然,孙权的好恶也是一个重要标准。孙权喜欢谁,谁就来。讨厌谁,谁就在家待着。

    喝酒嘛,总得找一些说得来的人,喝得才有兴致。看到你就别扭,一肚子气,喝个什么劲呢?

    孙权很喜欢诸葛瑾。诸葛瑾于是就收到了请柬。

    诸葛瑾那几天闹肚子,不太想去,他想请个假。

    但诸葛瑾有个毛病,就是惧内,怕老婆。他觉得这是件大事,得跟夫人商量一下。诸葛瑾就拿着请柬来见夫人。诸葛瑾说,你看,主公让我去赴宴。

    夫人仔细看了看请柬,正面、反面,连标点符号都盯了半天。夫人说,去吧。

    诸葛瑾说,我肠炎犯了,不舒服,喝不下酒,吃不下菜,不想去了。

    夫人说,那怎么行呢?吃多少喝多少都没什么,关键你要到场。人家要的就是你的态度。

    不容分说,找出一身崭新的衣服,让丈夫换上,亲自为他系好了丝带,将他送到门外。诸葛瑾上了马车,车夫抬了抬手。只要他一甩鞭子,马车就会驶上大街,奔赴王宫。

    可就在这时候,诸葛瑾的儿子,6岁的诸葛恪背着书包出现了。

    诸葛恪问他的母亲,爸爸要去哪呀?

    他的母亲很有几分骄傲地说,你父亲是去王宫赴宴!

    母亲还说,满朝文武,近百名,大王亲自选定了三十名。你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名。你长大了,也要像你父亲一样有出息。

    诸葛恪问,母亲,王宫大吗?

    大,当然大,比我们的家要大十倍、二十倍,或者三十倍吧。他的母亲这样回答他。

    诸葛恪问,大王威严吗?

    很威严,听说他的眼睛是绿色的,还长着一副红胡子,老长老长。母亲的手在空中比划着。

    诸葛恪说,我也想去王宫,也想去看一看大王。

    他的母亲就挥了挥手,示意车夫停下。她向前走了几步,对丈夫说,你带恪儿一起去吧,让他见见世面。

    诸葛瑾有些为难。诸葛瑾说,大王只请我一人,也没说可以带孩子去呀,再说,这种场合,带孩子不好吧?

    夫人笑了。夫人说,这有什么呢?他只坐在你身边,恪儿很听话的,况且大王也很仁慈,不会说什么的。

    诸葛瑾还想说什么,可看了看夫人坚定的神色,又看了看儿子祈盼的目光,诸葛瑾什么也没说。他知道,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他就弯下腰,一把将儿子拉上了车。

    马车就在车夫一记响亮的鞭声中,咕隆隆向王宫的方向驶去。

    车内,父亲对儿子说,到王宫,紧跟着我,我吃你也吃,千万别说话。

    是,儿子点头答应。

    直到车子在王宫前停下,父亲已经将这句话叮嘱了三次了,而儿子也点头答应了三次。

    真是个好孩子呀。诸葛恪到宫里,果然一直跟在父亲的身后,一言不发。但他的小眼珠,却在不停地转动着。他好奇地打量着王宫,偷眼打量着那个绿眼睛红胡子的大王。

    一开始,孙权并没有注意到他,满朝文武也没有注意他。

    宴会随着孙权的敬酒而进入高潮。

    当孙权敬到诸葛瑾桌前时,他的视野里就进入了一个陌生孩童的脸庞。孙权问,诸葛瑾,那小孩是你的公子吧?

    诸葛瑾站起来说,正是犬子,叫诸葛恪。

    孙权瞅了瞅诸葛瑾,又瞅了瞅诸葛恪。孙权笑了。

    孙权转脸对一个侍从嘀咕了几句。侍从出去了,不大一会儿,侍从牵来了一头毛驴。

    孙权取笔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驴脑袋上。上面写着“诸葛子瑜”

    满朝文武先是一愣,继而同时爆发出一阵炸雷般的哄笑。

    真像呀。诸葛瑾那张大长脸,真是活脱脱的驴脸呀。

    在群臣的哄笑声中,诸葛瑾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像一张红布。

    孙权笑得更厉害了。孙权很为自己的幽默得意。

    诸葛瑾也笑了,不过笑得很苦,很不自然。那张脸就显得更长了。

    这时,谁也没想到,小孩诸葛恪会站起来,绕过桌案,跪倒在孙权的面前,说,请大王赐笔给我,我想再添几个字。

    这小孩会干什么呢?又会爆出什么笑料来呢?孙权将笔递给诸葛恪。诸葛恪提起笔,不慌不忙,在“诸葛子瑜”的后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这样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

    写完了,诸葛恪又朝孙权行了个礼,这才回到父亲身边坐下来。

    孙权哈哈大笑:这孩子真是神童呀!

    就这样,宴会结束后,诸葛瑾的马车后面,牵着一头驴。

    夫人见到那头驴,听着国宴上关于驴的故事,特别是机智的儿子为父亲解围,夫人笑得前仰后合。

    夫人说,怎么样,我说让他去,没错吧,不仅替你解了围、长了脸,还白赚了一头驴。

    诸葛瑾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生气地对儿子说:你为我们全家惹祸啦!

    诸葛瑾说,我一再叮嘱你不要说话,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说完,诸葛瑾闷闷不乐地向书房走去。

    夫人看着诸葛瑾的背影,狠狠地骂,神经病,败兴!

    这时候,那头驴“嗯昂嗯昂”地叫了起来。

    夫人说,驴通人性,在为我们的恪儿喝彩呢。

    诸葛瑾回过头来,摇头叹息说,驴音凄厉,断非吉兆呀!

    诸葛恪就是在那次宴会上受到吴主孙权器重的。此后,吴主每有宴会,必请诸葛瑾带子同往。尽管诸葛瑾心里不愿意,可是王命难违。每次宴会上,诸葛恪总有惊人之语,让在场的吴国君臣开了眼界。

    一次宴会上,孙权问他:你父亲与你叔父孰贤?诸葛恪应声回答:臣父为优。孙权问其故。诸葛恪说: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孙权很高兴,命诸葛恪向众人敬酒。诸葛恪敬到张昭面前,张昭有醉意,坚辞不饮,说,此非养老之礼也。孙权对诸葛恪说,卿能令张公辞屈,他就能饮酒了。诸葛恪于是对张昭说,当年姜尚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张昭无话可说,遂满满地饮了一杯。

    这样的事,有很多。每次众人击掌叫好,都夸赞诸葛恪聪明,能言善辩。只有诸葛瑾拉着个大长脸,一言不发。

    他总是那么忧郁。

    多年以后,诸葛瑾在忧郁中死去了,而诸葛恪却深受吴主赏识,官运亨通,一直官至丞相、太傅。

    他的母亲经常向别人夸耀: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她主张让儿子随父参加宴会,崭露头角,哪里会有今日的荣耀。

    母亲也在极端的幸福与荣耀中死去了。

    公元235年,从神童到神将的诸葛恪在伐魏之战中大败而归。他的聪明才智受到吴国上下的质疑。他们可以允许一个庸才犯十次八次的错误,却不能理解一个神将错一次。诸葛恪也颇觉失面,心态变得狐疑,常常滥杀无辜。由此大失人心,朝野怨恨。

    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宴会就摆在当年诸葛恪崭露头角的王宫。

    同样是宫廷宴会,欢笑之中,却隐伏着杀机。

    酒过三巡,大将军孙峻挺身而起,将一柄锋利的剑刺进了诸葛恪的胸膛。

    这一切,诸葛恪忧郁的父亲和骄傲的母亲都看不到了。

    你还能听到多年前那个毛驴叫唤的声音吗?

    凄厉而孤独。

    如果不是那次宴会,诸葛恪的出色表现得到神童的美誉,受到江东高层的嘱目,长大后青云直上,顺利进入江东权力的核心,诸葛一家能得到那样的结局吗?

    其实,诸葛恪的结局是注定的,即便没有那次宴会,诸葛恪也会在其他场合崭露头角,引起注意。

    神童是捂不住的,总要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