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陈强文集最新章节!
文人无用,自古及今,已成定论。说文人无用,是文人自己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万言不值一杯水”“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等等,已经把文人说得入肉入骨、痛彻肺腑了。
文人无用是文人角色的的悲哀,势所必然的。何故?因为文人本是一个道德形象,传统的社会心理对这种道德寄予了过多的希望和要求,人们把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放在了文人身上,仿佛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应该由他们去包揽,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文人的本色,又决定了文人“空有相怜意,却无相怜计”文人的作用仅限于“吏之师”而已,说得好听是“帝王师”至于老师说的话学生听不听,无权无钱的老师实在无能为力,所以文人往往空有一肚子美政理想,却总是无所施其计。而一旦有做不到的地方,不仅社会对他们表示强烈不满,就连文人自己也会有强烈的失落感。
于是文人被压得喘不过气,压抑久了,也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有用起来。事实上,历史上纯粹以文为职业的文人也不多见。于是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文人:
一种是改行做政客。但以书生的本色来参与政治,大抵没有什么好下场。像汉景帝时的晁错,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招来了七国联合叛乱,还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晁错就成了一场政治、军事与权谋斗争的牺牲品。他死得冤枉,源于他的书生本质,只知忠诚却不知忠须有道,锋芒太露不知迂徐婉转,触人太多不知多结善缘。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过大功的李斯,就是因为留着读书人的一丝丝正直和诚实,轻易就中了赵高之计,结果也弄了个全族覆没。至于直接走上帝王位置的南唐李后主,他至死也脱不掉书生的臭脾气,就是在离开自己的都城时还要作“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一种是改行做侠客。这简直就成了文人的孜孜以求。既做文人,又做侠客,便成了几千年来的人格理想。远古时代的墨家学派就不必说了,现在一般认为侠即出于墨家。就是讲究修身养性的儒家,也不乏勇式之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就是好剑之徒,在攻城掠池方面颇有建树。历代文人中,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是一员猛将,组织义军抗金,闯军营擒叛徒如入无人之境。唐代大诗文家皮日休也曾参加过黄巢起义。其他想做侠客的还有曹植、陶潜、李白、陆游等,其后谭嗣同、秋瑾以及南社的许多诗人都倡侠行侠,甚至以侠自名,以示任侠的决心。然而,侠客的长剑实在也无法替文人开辟出一片净土,文人的侠客梦最终以无数次的殉难而告破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留传至今,无非就是留下了一个以死酬知己的美名。
由此看来,以文人的天赋去做政客和侠客,实在太危险了!社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规定好了位置,个人的挣扎根本无能为力,文人若要一味正直前行,许多悲剧便因此产生。因此,在允许的自由度内,选定自己的位置应该是很重要的。
我想,文人既然无用,那么选择文人的出路,最安全最太平的,还是干脆做个看客。每当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时,文人也可以慷慨激昂,用他们的舌,用他们的笔,群起而批评之,装出殒身不恤的模样。像唐代诗人贾岛那样,说说“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像大诗人苏轼那样,虽一生也未亲临过战场,但照样可以高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虽不顶什么屁事,但也壮烈得像模像样。我们的鲁迅先生就更聪明,干脆把自己的笔说成是“匕首和投枪”做了个高级的看客,照样也能获得“革命家”、“政治家”的称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