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风云五

尘风1984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尘风1984文集最新章节!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在那个充满了无尽纷争的春秋乱世,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版图扩张,不时掀起阵阵腥风血雨。群雄就这样在中原混战了几百年,大都已筋疲力尽了,所以也就都有了歇一歇的意思。就在中原稍许有了点颓败式的安定,而各诸侯表面上看起来也干戈渐息的时候,吴楚间的大战却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其实阖闾早已经蠢蠢欲动,在几次对楚的小战役取得胜利后,即提出要全军伐楚,但都被孙武谏止。孙武的理由是吴人这么多年来不停地经历各种大小战争,早已是疲惫不堪,根本就没有能力再进行长途远征。贪功冒进的结局只能是失败。阖闾没有理由不听孙武的,所以只得耐下了性子,专心治理国内各种事务。

    几年以后,唐、蔡两个小国叛楚投吴。唐、蔡两国的国君恳求吴王发兵伐楚,以雪他们二人在楚国被囚之耻。于是吴王阖闾就再次向孙武和伍子胥征求意见。当时楚国已经日渐衰败,楚王无能、奸臣当道、忠良受斥,确实是伐楚的好时机。阖闾见孙武和伍子胥没有异议,便当下做出了率军伐楚的决定。

    吴国大军由孙武任大将统帅,伍子胥和伯为副,阖闾亲弟夫概为先锋,阖闾随军亲征,而专毅负责守国。吴军跋山涉水,像把利剑一样直捣楚国都城——郢都。楚军无力抵抗,五战五败。楚昭王只得携了亲信微服出逃,狼狈不堪。孙武拿下郢都后,即奉阖闾入城,伍子胥等随后也率军从麦城等处汇合过来入了城。

    历史往往会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阖闾入城后的情形就和李自成进京差不多。阖闾得意忘形,大宴群臣,一味庆功。之后更是耽于在楚王后宫取乐,不思防患。上行下效,吴国军士在郢都为所欲为,如同一群禽兽,弄得郢都是一片狼藉,很多史料对此都进行了记载并加以了评论,不再赘述。面对已成一盘散沙并且失尽了民心的吴国军队,孙武心急如焚。他知道楚国残余势力不久必将反扑,而眼下的吴军上下又成什么样子。所以他屡次上谏,要求君臣自律、全军整肃。并且建议阖闾扶楚国故太子建之子芈胜为楚王,然后全军撤出楚国,这样一来由于芈胜对吴国感恩,就可以取得两国长时间的安定,再也没有兵戈之扰。其实这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计策,因为孙武知道吴国想要全部侵吞楚国是不可能的,而最终取得两地长久的和平才是最重要的,并且这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计划。可惜此时的阖闾已被胜利冲昏了头,对孙武的谏言置若罔闻,不理不睬。无奈之下孙武只得独自带了自己的一小队人马去了城外巡逻,以防不测。

    而伍子胥一入城后便忙于寻找楚平王之墓,无暇顾及其它。他最终在一老石匠的指点下,从湖中挖出了楚平王的石棺。伍子胥翻出楚平王的尸体,痛鞭了三百下,直至平王之尸肉烂骨折,然后又抠出平王双眼丢弃,意思是骂平王当年有眼无珠、忠奸不辩,最后将其尸体抛于荒野,以泄心头之恨。伍子胥在楚国朝中的昔日挚友申包胥闻讯,即于逃难途中写去书函,谴责伍子胥“无道之极”大意是说,虽然当日楚平王罪不可恕,但死者已矣“掘墓鞭尸”未免也太过分了,如今你我各为其主,我一定会为“复楚”拼尽全力。

    申包胥说到做到,他没日没夜地赶路,终于到了秦国。他在秦国大殿上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打动了秦哀公,借到了救楚的秦国大军。秦军汇合了楚昭王的残余势力,一齐浩浩荡荡地杀回了楚国。按当时的情形,有孙武和伍子胥在,吴军和秦军有得一拼。但是正当此时,越王允常见吴国空虚,便乘机派兵袭击了吴国,专毅只得一边率兵抵抗一边派人给阖闾报信。谁知阖闾亲弟夫概见秦军势大,吴国又被越袭,就趁乱带兵潜回了吴国,谎称阖闾已死,让专毅开城门纳他进去为王,专毅拼死抵抗,两边僵持不下。这下子阖闾是不撤都不行了。孙武和伍子胥一商量,决定封锁内乱的消息,并且派人通知楚昭王,以在楚国内正式封芈胜爵位等作为吴国的撤军条件,楚昭王闻报喜滋滋地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孙武和伍子胥这样做既在最大程度上保全了吴国的面子,又使吴军能够得以安然撤退。

    于是吴国大军回国。越王闻讯,因惧怕孙武,便赶紧撤了兵。夫概的军队则不堪一击,夫概败后,逃奔于楚国。吴国自此威震中原,无人敢犯,四境太平。阖闾回国后论功行赏,孙武的功劳是排第一位的,所以阖闾就准备封他做相国,但孙武坚辞不受,并要求让其解甲归田、隐居山野。阖闾挽留不住,只得随了他。孙武临走时劝伍子胥,说是阖闾急功近利、心生骄乐,忠良之言怕是再也听不进去了,功成不退,恐有后患,问伍子胥要不要走。伍子胥则不以为然,于是孙武最后就告诫他要小心伯这个人。之后,孙武便飘逸而去,并将吴王所赐金帛数车全都沿路送给了贫困之人,从此无人知其所终。于是阖闾就拜了伍子胥为相国,任其处理国中大小事务。传说,阖闾在孙武走后怕他被别国所用,于己不利,就带大军包围了罗浮山,企图捕杀孙武,但到时山上已空无一人,只有荒草萋萋

    “晋楚日衰吴越进,阖闾勾践何纵横?”战火并没有从此熄灭。风起云涌,吴越大地之上又将兴起一轮新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