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民国之铁血少帅最新章节!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的野心才彻底暴露了,并且惹怒了当时强大的满清王朝。
八旗军的骑射无双,也在这个时候展露了出来,所以在1685、86两年,大言不惭的老毛子受到了他们人生第二次屈辱,当时被国人称之为罗刹国。
简直是一败涂地,趾高气扬的来到外栋鄂毕,结果灰溜溜的推出雅克萨城。
这对于当时中国来说,是一个绝对的胜利,但令人费解的是,当时在位的康熙皇帝,竟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尼布楚条约》。
甚至宣布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边,这一块被称为岭南的地方属于中国。而岭北属于俄罗斯。
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可在此之前,我们的人已经在额尔古纳河南面生活了不知道多少年,康熙皇帝竟然下令让黑里勒克河口的国人,全都迁移到北岸。
就这样,一大片原本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土,让了出去,不是被人家抢走的,而是我们送给人家的。
何其可笑,大概这世界上,除了中国人会把已经得到或者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之外,就没有其它人会这样做了。
窥一管而知全豹,现在的苏俄虽然没有多大威胁,当然,这跟列宁在位有着很大关系。
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列宁在那个苏共总书记的位置上,也呆不了几年了,到时候就会去地狱建立属于布尔什维克的乌托邦国度。
接列宁位置的斯大林,那可不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作为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最高领导人,他不单单政治手段过人,更重要的是心狠手辣。
就比如原历史30年代初,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为了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清洗属于列宁或者说前任班子的官员,故意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原本在经历过分裂阶段的苏俄,正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可斯大林故意用1934年12月1日发生的谢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作为导火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
肃反的原意是为了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清理反革命组织以及相关人员,这是一个好想法。
可在有心人眼里,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用简单粗暴的甚至是血腥的手段对待不同意见者,也不错呀!
特别是斯大林这种野心家、独裁者,他尤其喜欢肃反!要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治,一个社会里面,精英大概占据10%,恰恰是这部分人最活跃,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
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这些人是对他们的统治有着最大威胁的人群,清理这部分人,既可以解决统治威胁,又可以趁机威慑剩下的90%的人,保证统治的根基,何乐而不为?
至于是不是有功之臣,那就不是斯大林考虑的问题,在他眼里,只要不是死忠他的人,那都该死!
无法想象,在所谓的肃反期间,全俄整整有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到枪杀,剩下的人被逮捕,关押在古拉格劳改营里。
他们在劳改营里面对着饥饿、疾病等,试问,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有谁能够活下去。
后世的人做过比较,事实证明,这完全不逊色于希特勒在德国进行的犹太人清洗运动。
无法相信,宣称‘自由的共和国组成牢不可破的联盟,永久地团结起来的俄罗斯,以人民的意愿在斗争中建立的苏联’。在1937至1938年这一年内造成了所有俄国人都不想提及的“大恐怖”。
这只是斯大林的一道开胃小菜,对于他的残暴而言,1932年至1933年发生在苏联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大饥荒事件,才是真正的‘大餐’。
简直无法想象,斯大林口口声声说,为了更好得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所以实施农业集体化,这大概是本世纪最狗屁的一番托辞。
请问,为什么在俄国人民还能勉强温饱的时候,什么问题的都没出现,但是,一实施农业集体化,就出现了‘乌克兰大饥荒’,这种惨绝人寰的大灾难。
政治家说得话跟放屁一样,为了他们所谓的权力,能够牺牲掉一切东西,除了他们自己。
整整315万到718万的乌克兰人就这样死了,没有死在一战战场上,没有死在内战里,偏偏被饿死了,这难道不可笑吗?
在‘伟大’的斯大林的领导下,整个苏共故意利用饥荒清洗乌克兰。为了让他们的行为,在国际上说得过去,苏共中央竟然恬不知耻的把所有死去的乌克兰人,叫做反革命阵营,乌克兰民族主义人士。
呵呵!就算真的是民族主义,那也不可能偌大一个乌克兰,总人口才几千万,有七百万的民族主义者,足足四分之一呀!这是堂而皇之的种族灭绝行为呀!
正是为了斯大林这个‘暴君’,所以才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等着人家来对付,那到时恐怕会被老毛子打得措手不及,毕竟双方实力而言,差距不是很大。
就兵力来说,民国这方还处于劣势,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哪里能对付得了一个完整的苏俄帝国,因为就资源使用率来说,民国还远远不上苏俄,试问工业化初步完成的国家对付一个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国家,还不是小菜一碟。
以冯庸‘先知’的名誉发誓,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先手是无论如何都要占据的,而白俄军队就是藏在背后的一把杀手锏。
就现在而言,俄罗斯对于他们的沙皇爸爸,还是具备很深厚的感情的,更别说怀念了。
所以白俄军队大有可为,在对付苏俄上,可以起到不可思议的神奇作用。
这个手段是苏俄在后世用过得,哦!不!应该说一直在用,只是在后世得到更加完美的结果。